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二百零二章 進村(1/2)

作者:袁大為字數:5528更新時間:2021-05-16 13:54:12

    直到八十年後,後人無意中從某個檔案館裏找到了一些日本人遺留下來的資料,那裏麵詳細記載了永豐大屠殺的經過,於是,永豐大屠殺,這段塵封的往事真相才大白於天下……

    在永豐大屠殺後,日軍變的更加凶殘起來,更加賣力的推行集團部落政策,一個個獨立的小村莊被燒毀,集中到了大的村屯中去,無數的老百姓被殺害。

    據《新京日日新聞》報道,日偽軍對三江地區“討伐”,屠殺抗日武裝人員和民眾五千餘人,抓捕一千五百餘人,毀壞村、屯、山寨一千一百多個。

    據《三江省綜合報告書》所載,日偽軍還在許多地區製造無人區。

    在日偽軍連續反複的“討伐”中,抗聯部隊受到了嚴重損失,從此,三江抗日遊擊戰爭處境越來越艱難。

    日偽軍在軍事“討伐”的同時,在城鄉實行白色恐怖。推行極其陰險的所謂“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蠶食進攻。

    與此同時,日本人也意識到,有必要將滿洲建設成為侵略全中國的戰略基地,於是,於一九三七年起,對偽滿洲國實行機槍大“改革”,修改《組織法》,改革的宗旨是實行全麵的“日本化”,將很多的日本人安插在了偽滿洲國的各個重要位置,將警察納入軍事係統,原屬“滿鐵”的路警一並接收作為鐵路特殊警察,實現軍警統一指揮。在各地實行次長製,日本次長把持各省實際權力,在縣級,日本人的參事官升為副縣長,直接掌權。

    為實現迅速剿滅和消滅抗聯與其他抗晶部隊的目地,日偽計劃在一九三八年內,修築警務備道路六千餘公裏,警備道路和鐵路沿線兩側五百米內禁種高稈作物。架設警備電話線近八千公裏。

    在永豐大屠殺後,日本人自一九三七年底到一九三八年二月,僅在樺川縣,就燒毀村屯一百二十餘個,燒毀或拆除民房2.4萬餘座,殺害與凍餓死傷群眾1.3萬餘人,荒蕪土地兩千一百餘坰,傷害牲畜四千八百餘頭。

    一九三八年二月,在北滿通河、湯廠一帶,日偽軍用槍殺、火燒、刀劈、填井等野蠻手段,大批屠殺當地居民,僅用二十三天時間就完成了歸屯並戶、建立集團部落的計劃,北滿抗聯賴以生存的湯廠後方根據地喪失殆盡。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治安部又製定了《暫行戶口申報規則》,規定偽滿洲國的居民進行流動和遷移必須履行申報戶口的手續,以此來控製群人對抗日武裝的支援,防止中共地下黨的抗日活動。

    敵人對人民群眾的這一套法治製度,不但限製了抗日活動,也給抗聯在農村中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難。

    與此同時,日本還實行奴化教育,推行“新學製”,學生受到日偽人員的監視與控製,企圖從根本上排作人民群眾的反日思想,實現所謂日滿親善,從思想上割斷群眾與抗聯軍隊的聯係,以達到長期維持其反動統治的目的。

    總之,永豐大屠殺之後,日本人更加喪心病狂的對付抗聯,當然,這並不是說,永豐大屠殺引來了日本人的報複,因為,就算沒有永豐大屠殺,日本人,也是不允許抗聯的存在的,所以,他們的行動也就成了必然,永豐大屠殺,對於打擊日本人的心理,還是有巨大作用的。

    永豐大屠殺之後,唐少功帶著部隊輾轉於三江各地,唐少東知道,經過永豐大屠殺,日本人已視自己為眼中釘,七星峰根據地是呆不下去了,既然呆不下去,那自己索性就流動作戰,讓日本人無處可尋。

    唐少東帶著他的二百騎兵,在三江大地上到處馳騁,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到處打擊敵人,壯大自己,轉眼間,一九三七年已經過去,一九三八年的新年,已經來到了。

    朔風似刀!

    一支長長的騎兵隊伍在雪地裏向前狂奔著,前方,就是日本人劃出的集團部落,唐少東取出了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隻見集團部落的四周都是鐵絲網,防備很是森嚴,唐少東一皺眉,日本人越來越狡猾了,各地防備的也越來越嚴,看來,自己又要另想辦法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