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四章 春(二)(2/2)

作者:午後方晴字數:8676更新時間:2019-03-16 04:14:03

    他又報告給上麵,不過這時總設計師的形式十分微妙,還有一個化老人家在繼續推廣著兩個凡是呢,因此沒有作聲。其實不表態就是一種支持,於是省裏的那個省委書記便於晚省率先推廣責任田,也就是這個省委書記與一群農民,最少將改革進程加快了三到四年。

    直到九月,看到晚省的成功,國家才出通報,默認了這種做法。明年五月,總設計師表了《關於農村政策的談話》,進一步肯定了包產到戶的做法。明年九月,國家又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製的幾個問題》,這才有了明確的結論。到了81年,基本上全國開始全麵實行責任田製度。

    可能這時候,縣裏的領導已經接到了省裏麵的通知,不過六二年生的事,大家多少還存著一些擔心。

    這些消息,李默休想從報紙上看到了。

    土地乃是大集體最大的根本,看不到具體的新聞,李默是不敢亂的。

    他繼續翻著,各個報道主要是講了兩件大事,中美建交,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兩條消息極其重要,但對李默沒有用。於是繼續翻下去,翻了許久,終於看到了一篇新聞。

    “有了。”李默高興地道:“呂校長,能不能將這份報紙送給我。”

    “你看到了什麽?”

    “這篇文章,《靠辛勤勞動過上富裕生活》。”是二月份,人民日報報道萬元戶黃新文事跡的新聞。

    “還有爭執啊。”

    這時上麵的聲音還沒有完全統一,所以各大咽喉媒體,包括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時常出現不同的聲音,甚至各個報紙內部都會出現不同的聲音。

    那些雜音無所謂,這個聲音才是順應時、民意與人性的聲音,一旦它露出頭來,就會立即茁壯成長。

    為什麽孟子與荀子看著重人性?

    因為儒家是講出世的,講齊家治國平下的,不了解人性就沒有辦法治國。

    不過兩人都有其片麵性,荀子以為人性是惡的,自私的,孟子以為人性是善的,大公的。

    這兩種法都很武斷。

    過高地估計了人性惡的一麵,自私的一麵,就像秦朝那樣,以苛法治國,隻會迅走向滅亡。

    過高地估計了人性善的一麵,大公的一麵,理想化治國,同樣會帶來沉重的後果。

    而且人性自私的一麵,若是疏導得當,反而會為國家帶來進步與展。

    人性大公的一麵,疏導不當,不定還會阻攔著國家的展。比如靳輔,眼看河工要竣工了,黃河汛期到來,掘堤泄洪,大清官於成龍往河堤上一睡,想掘堤,先從我身上挖過去吧,靳輔無輒,結果河工功虧一簣。

    當然,大道理、紙上談兵人人都會講,輪到實際,一個個都不行了,僅是一個利益關係的平衡,就沒有幾個人能處理得好。

    李默也不行。

    況且國家那麽大,當真想治好它有那麽簡單?

    李默也沒有想過要做一名政治家,而且上麵有那麽多能人呢。

    他了一句:“春來了。”

    放學後,將這份報紙帶回家,一字一句讀給父母聽。

    李廣平夫婦聽傻了,李廣平準備今年拚命,從春釣到秋後,計劃也不過打算積攢六七百塊錢,一萬塊錢,那得是多少錢哪?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