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2/2)

作者:蟲草田十字數:4208更新時間:2021-03-24 17:55:34

    阿連德可以從外國資本家手裏奪走他們的資產,他同時也可以拒絕償還國際債權人的債務。雖然阿連德在他執政的第一年裏經濟成績頗為亮眼,但是到了1971年,智利的經濟狀況就開始一落千丈。智利阿連德政府再也無法從國際債權人和外國政府手中借到一毛錢了,因為他親手毀掉了智利的信譽,而他在國內大搞平均主義的同時,也在強迫智利的外國投資者和有產者趕緊轉移財產,抽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僅僅一年的時間,智利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百分之一百二十,阿連德的那些支持者驚訝的發現,他們的工資永遠無法趕上暴漲的物價。隨著智利國內資本的撤離,這個國家的工業和經濟陷入了停滯,國有化反而造成了更多的失業。

    智利的家庭主婦們在那時因為無米下廚而發起了空鍋運動,她們拿著自家空空如也的鍋子走上街頭要求阿連德下台,而阿連德則認為這是資本主以和帝國主義的挑釁。他凍結了智利國內的物價,可是物價雖然不再上漲,但是老百姓卻買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就在阿連德還在垂死掙紮的時候,皮諾切特帶領著軍隊發動了政變,在1973年開始了自己的獨裁統治,而阿連德則用一把ak-47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皮諾切特上台之後立刻中止執行憲法,解散國會,執行嚴厲的言論檢查,取締左翼政黨,暫停一切政治活動。軍政府對左翼政治活動的鎮壓導致至少約3,000人被殺或失蹤,超過27,000人遭監禁或拷打,其中許多人被迫流亡國外。而就是在那時,智利那些最早從事著可卡因生意的毒販也被迫背井離鄉的來到了哥倫比亞開始了新的生活,以躲避皮諾切特這個魔王的血腥鎮壓。

    如果單看皮諾切特上台之後的這些舉措,那麽無疑的,他是一個十足的血腥獨裁者。可是皮諾切特並非靠著自己的鐵腕政策才能坐穩江山的。他很快就從美國請來了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裏德曼的學生擔任起了自己的經濟顧問。這些“芝加哥小子”幫助已經崩潰的智利從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經濟道路,一點一點把這個四分五裂,差一點就要陷入和哥倫比亞一樣的境地的國家改造成了拉美經濟的標杆。

    皮諾切特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阿連德時期所建立的一切福利製度,解散工會,禁止工人罷工和遊行示威。與此同時,皮諾切特還將哥倫比亞收歸國有的那些大企業全都甩賣掉了,就連政府公職人員的養老金也同樣交給了私人公司開始打理。這些年來像撒切爾夫人這樣的歐洲政治家一邊大罵著皮諾切特是納粹分子,獨裁者,一邊眼巴巴的望著智利的經濟崛起而垂涎欲滴。而弗裏德曼所倡導的新自由主義也通過智利的改革成為了拯救各國經濟的一劑良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