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八章 怒火(1/2)

作者:1大智1字數:4464更新時間:2021-03-14 21:24:34

    忽略那些能夠發明創造的工匠,這是封建王朝的一個傳統弊端。陸煊一直以來也試圖扭轉這種觀念。隻不過收效甚微。他能做的也隻能是改變一下身邊的一些局麵。

    所有參與改進印刷術的工匠,每人至少的了十貫錢的賞賜。領頭的更是拿到了五十貫。這對於這些匠人來說,是一筆隻在想象中的巨款。如此一來,他們自然熱情高漲,工作更加用心。

    活字印刷這東西,陸煊能夠提供不少思路。不過造紙術,就不行了。這東西他實在是沒有涉獵。實際上,唐朝的造紙術,已經非常不錯了。因為書畫等藝術的發展,唐朝的造紙術,也跟著發展。等到陸煊穿越過來,發現人家造得紙,已經超出他的想象了。

    他唯一能夠提供的就是,竹子應該也可以造紙。還有一些漂白之類的概念,剩下的就靠那些工匠自己去實驗了。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人其實應該算是唐朝的科學家了。他們差的隻是一種思想上的解放。

    時至今日,其實整個民生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項,陸煊沒有涉獵。那就是食。這個時不單單是指吃的,而是指糧食。對於提高糧食產量這方麵,陸煊能夠做的實在是不多。

    後世的各種肥料配方,他一個都不知道。而且農作物的培育,也是需要漫長的時間。或者需要一個袁隆平。然而這些都沒有。

    不過好在是陸煊還是知道不少有用的信息的。比如說他知道南洋的水稻甚至能夠一年三熟。那群黃皮猴子,甚至不用勞作,每天躺在樹林裏睡覺,睡醒了隨便吃點野生的水果就飽了。那片地區的土地氣候,對於農耕文化來說,簡直如同天賜之土。隻可惜,落在了一群猴子手中。

    還有一個大殺器,地瓜。這東西應該是源自菲律賓。也就是現在的呂宋。地瓜這東西,產量高,適應性強。既能當飯又能當水果。糖分澱粉一樣不缺。是一種完美的抗餓食物。莖稈還能用來飼養牲口,甚至人吃也沒有問題。

    在前世,陸煊小時候曾經聽過家中老人講述。早年的饑荒年間,他的村莊,是周圍一代,唯一沒有餓死過人的村子。就是因為村子裏曾經大量的種植地瓜。並且切片曬成地瓜幹,儲備起來當糧食。到了後來,連地瓜葉,地瓜杆都吃了。並借此成功的撐過了饑荒的年間。

    陸煊的家族也因此對地瓜有著很深的情感。即便是陸煊成人之後,家中的大多數地都已經轉贈他人。但是仍舊會保留幾塊小山地,用來種植小米跟地瓜。(這是我家的真實情況,別的農活我可以不幹。但是收地瓜跟小米必須得去。這些都是我愛吃的。而且是純天然,沒有絲毫肥料的真綠色食品。)

    而南洋的探索行動意義遠遠不止於此。那裏還有最為重要的一種東西,橡膠。衣食住行中的行,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少不了橡膠的存在。這東西幾乎是現代工業的核心之一。如何提煉橡膠,陸煊自然則是不知道的。但是無所謂,還是那句話。隻要提出一個概念,自然有人一遍又一遍的去嚐試,直到出結果為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