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0章 無處不在的關自在(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5486更新時間:2019-03-16 16:05:18

    第一道心理防線一旦被楊廣攻破,花姑藏在內心深處的話就像是積蓄已久的洪水猛然間打開了一道閘門,滔滔不絕地喧泄了出來。Ww W COM

    原來,花姑真名喚做冼花兒,出身嶺南俚族部酋之家,在南朝還是梁朝之時,花姑的祖父便作為人質被送往梁朝帝都建康居住,並在那裏成家生子,一直生活到如今。

    當花姑十六歲那年,南陳當今的皇帝陳頊繼位登極,一改其父對北朝隻守不攻的態勢,欲統一南北,恢複漢家江山,於是,組建了秘密斥候組織“雁巢”,花姑不幸被選中,成為了“雁巢”組織的第一批成員。

    由於當時南陳的頭號勁敵並不是遠在關中的北周,而是占據關東的北齊,其時,北齊宮廷當中來自西域的胡人、南疆的蠻族眾多,且頗受寵信,花姑出身嶺南俚族,相貌自與尋常江左女子差別甚大,兼之花姑自幼出落得十分嫵媚動人,又常隨祖父和父親出入南陳宮禁,諳熟宮廷禮儀、規矩,因此,花姑進入“雁巢”後不久,就被派往北齊都城鄴城潛伏,刺探消息。花姑潛入鄴城後,因緣巧合,結識了當地的一位平民女子馮憐,並在馮憐被北齊後主召入後宮為妃後,順利地隨她進入北齊後宮,成為了馮憐宮中的一位侍女。

    北齊後主荒淫無道,在一次與馮憐結伴外出狩獵的途中奸汙了花姑。此事被馮憐現後,便將花姑趕出了宮門,去侍奉已在北齊做了多年俘虜的北周權臣宇文護的母親宇文老夫人。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裏,花姑與宇文老夫人相依為命,產生了深厚的主仆情誼。

    在宇文護想方設法以不菲的代價從北齊人手中換得母親重返長安之時,宇文老夫人便提出,要帶花姑一同返回長安,馮憐正巴不得花姑遠走它鄉,好讓夫君徹底斷了對她的念想,於是就答應了。

    宇文老夫人篤信佛教,花姑長期跟她生活在一起,也漸漸信上了佛,因此,當宇文老夫人要求兒子在長安城中為自己建造一座安全牢固的宅院,並要設立家寺,誠心供佛時,曾遭北齊後主始亂終棄的花姑主動向宇文老夫人提出,願皈依佛門,出家為尼,就這樣,在石屋院建成後,花姑就成為了宇文護家寺中唯一的一位出家僧尼,取法名喚做如是。

    宇文護母子相繼死後,曾是宇文護親信的宇文述接收了石屋院,為避嫌,宇文述本人甚至從未踏進過石屋院的大門,而他派來與花姑(如是)一道打量宅院的家仆胡六也是個色鬼,來到石屋院不久就和花姑勾搭上了。

    在花姑時斷時續的供述當中,有兩處提及了關自在,因而引起了楊廣的格外注意:

    第一回,是在宇文老夫人已獲準離開鄴城,返回長安之前,花姑曾接到過一封署名為關自在的指令,命令她想方設法隨同宇文老夫人一起返回長安,轉而潛伏至北周第一權臣宇文護身邊,等待進一步的指令;

    第二回,則與第一回相距了足足有八年之久,也就是楊堅入朝執政,平息三方叛亂之初,那時,花姑已出家為尼多年,於宇文老夫人死後獨自留在石屋院過活,她早就習慣了在長安城中每日禮佛進香,過著清靜悠閑的生活時,卻突然有一接到了同樣署名為關自在的一封指令,在指令中,關自在明確指示她利用石屋院建造得十分隱秘且空置已久的便利條件,以開設勾欄作為掩護,尋找、收留各路叛臣親眷,相機送往江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