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20章 兩手準備(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6116更新時間:2019-03-16 16:05:46

    楊廣自數月前獲準隨班聽政以來,從父皇楊堅身上學習到的最大一項長處就是遇事要沉得住氣,切莫急於當眾亮明自己的態度。WwWCOM

    因此,盡管張威一反故態,迎頭給他來了一記棒喝,一針見血地指出他擅做主張,與突厥簽訂和約多有不妥之處,楊廣仍沒有立即作,而是強忍著心頭的不快,收斂笑容,用陰沉的目光掃視著廳內眾人,問道:“張仆射之言,爾等皆以為是嗎?”

    移時,仍是無人開口搭腔兒。

    李徹身為隨同楊廣出關赴約的席僚佐,見此情形,自感有挺身而出,替楊廣向眾台僚釋清個中原委的必要,正欲跨步出列話,卻見楊廣抬起左手,製止住了他。

    “我要聽你們的真心話。”楊廣抬高聲音,向廳內眾人道,“在爾等心中,是否都和張仆射一樣,認為本王不該與突厥人簽訂和約,更不該引水出關,接濟突厥百姓!”

    聽到楊廣語氣中已隱隱帶著些怒意,與會眾台僚更是麵麵相覷,沒有一人敢站出答話了。張威位居台僚之,方才那番肺腑之言既已出口,反倒變得輕鬆了起來,挺直了腰杆立於班,用冷眼打量著身後眾人,似乎在用眼神提醒著眾人切莫違心地逢迎楊廣。

    在一派死一樣的沉寂之中,張衡邁步出班,朝上拱手道:“下官不敢保證,如王爺決意出關與突厥會晤之前,下官如身在並州,會讚同王爺出關,但對張仆射方才之言,下官也不敢苟同。”

    他一開口就把楊廣和張威都得罪了,楊廣聽了,隻淡淡一笑,張威卻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用手中的笏板指著張衡,質問道:“張建平,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你位居台閣,尚不知邦交之事,唯有聖躬獨斷的規矩嗎?”

    張衡不懼不怒,轉身麵對張威,微笑著反問道:“張仆射,請問,突厥汗國,目下以誰為尊?”

    張威像一頭驟然受到攻擊的野獸,警惕地瞪視著張衡,答道:“突厥五可汗,雖各有部族、軍隊,但向以沙缽略可汗攝圖為尊。”

    “那麽請問張仆射,突利可汗在突厥國內的地位可與晉王殿下相埒?”張衡依然笑著問張威道。

    “這個嘛,倒還有些差別”張威變得猶豫了起來,他已隱隱猜到了張衡接下來想什麽了。

    果然,張威話音未落,張衡就麵向廳內眾人,抬高了聲調道:“晉王受當今子冊封,代巡狩,出鎮北境,執掌河北道治下十九座州府,與留守白道州之突利可汗同為一國藩王。那麽請問諸位,兩國領地相接之藩王簽訂之和約,算不算得兩國朝廷正式簽訂的契約、文書?”

    楊廣穿越前僅是一名六學生,穿越後無論是隨朝聽政,還是跟隨裴矩,長孫晟習學經文、民俗、騎射,卻從未接觸過法學,然而今日在場眾台僚中就有不少位精通律法之士,立馬就從張衡這番話中找到了漏洞:張衡其實是有意在混淆兩國邦交的概念,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隻有經兩國中央政府正式認可之契約、文書才能被稱為兩國間的和約,然而楊廣和處羅喉同為兩國正式冊任的藩王,他們之間簽訂的任何契約、文書從廣義上而言,自應也算做兩國邦交的範疇,但與兩國中央政府間簽訂之和約有所不同的是,藩王之間簽訂的任何契約原則應隻在其領地範圍內產生實際效力,至於其效力能否拓展至兩國全境,還要視兩國中央政府是否認可而區別對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