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2章 辯白(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540更新時間:2021-03-25 05:40:27

    楊爽率領著殘存的近五萬人馬,隨同李淵、李徹所部一道撤回關內,回想起此番自己率軍北伐的前後經過,非但一城一地未得,反而折損了將近三萬人馬,楊爽既羞且愧,回到並州城內,隻匆匆和楊廣等人打了個照麵,便將軍權委托給楊廣,自己則回到住處,一病不起。

    楊爽抱病給皇帝寫了份請罪奏章,要求楊堅免去他河北道行軍元帥之職,並推薦楊廣代替他執掌北境大軍。楊爽在這份奏章中,毫不隱諱地列舉了楊廣自出鎮並州以來,采取的種種強軍措施,其中特別指出,此次自己率軍北伐,被困於關外,若不是楊廣不拘於朝廷軍製,就近向楊俊求援,及時求得救兵增援並州,自己隻怕就要全軍覆沒的命運了。他認為,楊廣年紀雖小,但以他之能,足以擔當其河北道行軍元帥的重任,率領大軍北禦突厥。

    一個月後,楊堅給楊爽這道奏章的答複下達到了並州:準楊爽所請,免去其河北道行軍元帥之職,其軍權暫由楊廣代掌,調楊爽回京,仍兼任雍州牧。

    楊爽奉調離開並州後,河北道行台的軍政大權便盡賦予楊廣一人統掌,他也成為了楊俊、楊秀三位出鎮外藩的皇子之中唯一一位獨掌軍政大權的皇子。開皇二年四月間,楊廣剛剛年滿十四歲。

    暫且撂下楊爽返京不提,拐回來再說說李淵。

    李淵統領三萬援軍抵達並州後不久,就因西線戰事發生變化,他沒費多大力氣,便成功地率軍從關外接應回了楊爽大軍。雖然楊爽為此一病不起,但畢竟能於突厥重兵圍困下解救得五萬大軍安然歸來,仍算得上是一件喜事。於是,在李淵、李徹等人率軍返回並州的當晚,楊廣命安若溪帶領著一幫仆婦、近衛包起了餃子,就在自己居住的小院內設宴為李淵、李徹等人接風洗塵。

    因楊爽稱病不出,隨同他北伐的麾下將領如杜彥、周搖等人也自感無顏應邀赴宴,所以,前來赴宴的隻有李淵和李徹並趙才等不多的幾位將佐。

    待酒過三巡,餃子也端了上來,李淵左顧右盼,見四下無人,才湊近楊廣,低低的聲音向他問道:“王爺,這安若溪怎麽又回到了你的身邊了呢?”

    楊廣這些日子滿腦門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如何能接應楊爽大軍平安從關外歸來這一件事上,根本未曾留意到李淵已發現安若溪守在自己身邊,此時聽李淵問起安若溪因何回到自己的身邊,才猛然驚覺,忙含混其辭地敷衍他道:“原是我離京前,她奉命還了俗,這才又回到我身邊來的。表兄,請再飲一杯。”

    令楊廣後來越想越感到不安的是,李淵也僅僅向他問了這麽一句,便就此打住,不再繼續追問下去了。

    糟了,我方才應該聲稱安若溪是奉旨還俗,而不是奉命還俗。李淵是母後身邊最親近的人,難保他回長安後不會瞎攪舌頭,泄露了安若溪就在並州自己身邊的秘密。楊廣話一說出口,就不禁後悔起來。

    “表兄有所不知,我自到並州出鎮以來,多虧了若溪在旁建言,才在當地招募得了一支三萬人的軍隊,並一度收複了白道州。尤其是此次六叔大軍被困於關外,若不是若溪建言我向東都的阿祗處求取援軍,表兄也不會率軍北上,如此順利地解了關外之圍......”楊廣人雖聰明機智,畢竟年幼,城府不深,一經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忙心虛地向李淵解釋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