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12章 二將爭功(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238更新時間:2021-05-05 12:09:01

    自開皇九年除夕夜隋朝大將韓擒虎率領五百敢死之士宵濟采石,至三月間宇文述、燕榮所部在吳州會合,隋朝三路大軍以橫掃千鈞、摧枯拉朽之勢,在短短不到百日的時間裏,即一舉蕩平了南陳,實現了南北統一。

    三路大軍伐陳兵馬大元帥,晉王楊廣在隋軍進占南陳六郡三十座州城之後,又命南陳後主陳叔寶向嶺南的蠻族首領冼夫人寫了一道招安詔書,向冼夫人說明南陳已為隋朝攻滅,不複存在,請冼夫人率領嶺南蠻族改向隋朝稱臣。

    因建康距嶺南路途遙遠,楊廣未等到冼夫人對陳叔寶的招安詔書作出答複,即留下王韶在江左鎮守建康,率領一班渡江伐陳將佐渡江北上,返回廣陵,聚集楊俊、楊素三路行軍元帥,共商此次伐滅陳朝之後的請功事項。

    同時,因高穎當場揮劍立斬了父皇楊堅密令自己索要的張麗華,楊廣也趁返回廣陵的機會,將事情的經過如實向李玉兒作了通報,請他先行返回長安,向楊堅麵陳原委。

    李玉兒滿懷期望地在廣陵大元帥府中坐等了近百日之久,隻等來了楊廣一句“父皇索要之人已死於獨孤公劍下”的回複,不免大失所望,草草收拾了行裝,返回長安向楊堅報信去了。

    在楊廣返回廣陵三日後召開的三路元帥議功會上,楊俊、楊素兩位行軍元帥自知此次興兵伐陳,中、西兩路大軍皆是側應東路大軍渡江攻占南陳帝都建康而發,故而在為自己麾下將佐向朝廷報功時都表現出了十分謙讓的姿態,將伐陳得以全勝的功勞大半皆歸於了楊廣的東路軍。

    盡管如此,高穎以當朝首輔的身份被委以大元帥府長史的重任,擔負著協調三路兵馬的職責,當楊俊、楊素二人皆遜功自謙之時,依然向楊廣建言,在正式向朝廷呈報的敘功奏折上,仍須將楊俊、楊素二人的姓名列於前列。楊廣出於對高穎的尊重,當場也答應了他的這一建言。

    反倒是在隨後進行的議敘東路軍各位將領的伐陳功績時,兩位率先率軍渡江的大將賀若弼和韓擒虎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執,使得帥府議事廳內的氣氛登時變得緊張了起來。

    兩員大將之中,首先是賀若弼對高穎提議將率先攻入建康的韓擒虎列於向朝廷呈報的敘功奏章中東路軍諸將之首提出了強烈反對。

    賀若弼指責韓擒虎雖率軍渡江在先,但在渡江後未與南陳軍隊打過一個像樣的仗,且是在得到楊廣派軍增援的情況下,利用裴蘊說反任忠的機會,偷機取巧,才先於他攻入建康城的。而他率領的這一支兵馬不但在渡江後迅速攻占了南徐州這座沿江重鎮,更是僅以八千兵馬在蔣山大敗南陳十萬兵馬,可稱得上創造了三百年南北朝爭伐史上的一個奇跡,自應名列於東路諸將之首,決不心甘落於韓擒虎之後。

    楊廣自從數月前親臨前敵,結識賀若弼以來,先是在他管轄的地界受到南陳采石戍主徐子建派出的刺客行刺,繼而又在初入建康後得知賀若弼強搶陳叔寶至他的營中,欲將陳叔寶作為他的戰利品向朝廷邀功請賞,因此對賀若弼本來就沒留下什麽好印象,今日見他當著楊俊、楊素及眾多中、西兩路將佐的麵兒,公然與韓擒虎爭功,不由得勃然大怒,當場嗬斥賀若弼居功自傲,目中無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