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23章 新貴楊素(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016更新時間:2021-05-05 12:09:28

    楊廣在建康召集的諸葛亮會雖未能調動與會大多數官員的建言獻策,卻達到了楊廣預期的目的:通過這些官員的嘴,向江南各地的官府和民間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息,晉王將不僅僅隻通過招募儒士編書,為江南名門重建宗祠這些表麵上的措施撫綏江南,而是要實實在在地給江南百姓謀福祉了。

    會後,經過張衡、裴蘊兩人的調整梳理,最終由張衡執筆,以楊廣的名義給朝廷擬就了一道以惠民、利民為主要內容的奏章。

    其中針對張衡提出的田地問題,明確向朝廷提出了率先在江南地區推行均田製,凡是成年丁壯皆授以田地;豁免江南地區三年的租調,以利休養生息等重大請求;

    針對裴蘊提出的改善江南民心問題,在奏章中明確建言朝廷將江南百姓不敢反、不願反定為收服江南民心的最低和最高目標,並就如何達成最低、最高目標,主要參考裴蘊在諸葛亮會上所提兩個方麵,向朝廷提出了在大隋全境範圍內公開懸賞緝拿王仲宣、蕭如水等要犯;寬赦脅從叛亂士卒;在江南各地推行大索貌閱,還人數巨大的佃客和部曲以自由之身等請求。

    這道奏章可以稱得上是楊廣奉旨撫綏江南以來,向朝廷正式呈報的就保持江南長治久安這一重大問題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的第一道重要奏章。

    也正是意識到了這道奏章能否獲得父皇楊堅的詔準對於今後撫綏江南將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楊廣特命張衡親自攜帶奏章返回長安,向朝廷呈報。

    書寫至此,咱們拐回頭來,該對背著楊廣結成助攻三人黨,意欲助楊廣上位,入主東宮的那位宇文述奉調回京後的經曆有所交待和補敘了。

    宇文述其人,從他的出身和經曆上講,應當屬於楊堅開創隋朝時依仗和重要的那拔人中的一個,否則他也不會在開皇元年就被委以右衛大將軍一職,值守宮禁。

    宇文述之所以在五位皇子中獨獨相中晉王楊廣,甘心情願地為他奪宗效力,倒也並非全然在於楊廣在統軍討滅南陳過程中曾對他的那點知遇之恩,而是出於對楊廣的文韜武略發自內心的佩服。

    宇文述認為,在楊堅的五位皇子中,隻有次子楊廣堪當大任,最適合做楊堅的接班人,有朝一日登極成為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因此,客觀公正地說,在助攻三人黨中,張衡和段達兩位多多少少都是因自己和楊廣有連帶利益,才主動聯起手來助楊廣奪宗、上位的,隻有宇文述,是純粹被楊廣的雄才大略所吸引,以楊廣鐵忠粉的身份為楊廣效力的。

    動機不同,決定著宇文述為了助楊廣上位,甘願領受貶官的懲罰,奉調回京,充當楊廣在朝中的內應。

    因前次導致楊廣僅差一步未能入主東宮的關鍵人物是當朝首相——尚書左仆射高穎,宇文述與張衡、段達三人密議,決定由宇文述返回長安完成一件大事——拉攏有苗頭和勢頭成為朝中另一位權臣的越國公楊素,加入他們的助攻聯盟,在朝中替楊廣尋找到一位強有力的內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