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0章門戶之禍起於京察(1/2)

作者:煙頭不滅字數:5030更新時間:2021-02-23 05:42:37

    出了東華門他就一溜煙跑了。

    氣得李承宗大半夜在冷風中吹胡子瞪眼。

    而禦書房內,意猶未盡的光武帝則在燈下紙筆,奮筆疾書……

    蒼老的臉龐上,滿是興奮之色。

    正是意氣風發的老年皇帝!

    新政,成了這一年帝國的頭等大事。

    為了能順利推行新政,光武帝展示出了一個君主的鐵腕和高瞻遠矚。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組建內閣。

    光武二十九年二月十五,李承宗被崇禎委以內閣首輔重任,同時又提拔林沐白、壽王帳下一人為內閣成員(原職暫且留任)。

    還有一位內閣大臣,乃是趙王的心腹。

    考慮到其他情況,光武帝決定暫且不動。

    這麽一來,內閣實際上形成了以李承宗、林沐白壽王、浙黨、趙王為主的四核時代。

    此時的光武帝,早已與剛剛登基時的光武帝不可同日而語。

    那時他想組閣,隻能在幾個黨派提供的名單裏圈人,甚至因為擺不平各方利益,逼得他不得不用“抓鬮”的形式組閣。

    當然,那個時候的趙王,還隻是一個少年,沒有形成自己的勢力。

    現在,朝野內外除了趙王,再無一人敢對他組織的內閣說三道四,無論是誰,隻要有真才實幹,他想用就用。

    還有就是,趙王的人,朕也沒動是吧。

    你還能找到什麽理由?

    四人內閣剛剛組建完畢,光武二十九年二月二十,光武帝頒布敕令開啟京察。

    本屆京察以內閣大臣林沐白為主持,吏部尚書周應秋、都察院左都禦史王炳彰為副主持,吏部侍郎、文選司、考功司郎中等人輔佐。

    王炳彰這人,是趙王的心腹,光武帝此舉,也是為了不引起趙王黨以及朝中各黨派的彈抵。

    至於那兩派,光武帝尚且不懼,隻是覺得麻煩。

    在這個大商世界,尤其是現在光武帝為帝的中後期,每屆京察都是一次權力的大洗牌。無論是閹黨、趙黨、太子黨、燕黨、浙黨還是哪派,每逢京察勢必要極盡所能地去排除異己。

    林沐白知道,這個世界和明代極其想像,也讀過明史。

    明代的權力更迭鬥爭,比這大商,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明史》有雲:門戶之禍起於京察。

    在往年,京察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是秋後算賬的時刻,任何得罪過掌控本次京察的派係的官員,都將遭到殘酷的政治報複。報複的結果,是輕則罷官,重則下獄、發配甚至被滿門抄斬。

    而這次,天下官員生殺予奪的大權都到了林沐白手裏。

    當然,也在光武帝、趙王手裏,但是他們兩人的目標不是一致的。

    而林沐白和光武帝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用殘酷的京察,為新政的推行開道。

    光武二十九年三月十五,在光武帝、燕王的強力支持下,李承宗殫精竭慮的謀劃下,以及林沐白會同壽王、徐哲輝、李明煜等大才經過一個多月反複討論、修改、整理後,總計有十八條、一百七十九則的《敕令整頓吏、賦、田三治新政》終於完稿,並獲得了內閣通過。

    徐哲輝雖然為趙黨,但是也頗有才華,彼此新政,趙王自然知道,但是目前沒什麽具體反應。

    所以徐哲輝在這次的敕令裏,力爭利益,提出了很多想法。

    想要林沐白等人妥協,但是林沐白怎麽可能這麽幹,但是為了平衡目前各方利益,也采取了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