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無有生辯(1/2)

作者:一往清川字數:4378更新時間:2021-03-09 08:42:00

    此為中午,天色卻越來越陰沉,遠處隱有悶雷聲沉沉滾過。龐即掣著長槍在手,臉上的笑容陽光燦爛,向公子和丞相行了禮,道:“依著丞相計策,由騎尉江淮莧領了這五千騎兵於前夜拐路去了臨淵城,由翟將軍一路在前進攻,後有江淮莧在後偷襲,對臨淵城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此刻臨淵城內,該是戰火正猛吧。”

    寧越下意識向遠處望了望,走開幾步,像是看到了瘡痍大地戰火四處蔓延,不由就眯起眼,天下殺伐,均出自於人的心念,人心能殺人,卻無法使人起死回生,人心能在旦夕之間毀掉一座城池,卻無法在傾刻之間建起一座城鎮。這世間種種,總是隻能向前,無法後退。寧越負手而立,感歎道:“天下征殺討伐,皆起源這‘名、利、恩、仇’四念,所謂事事相因,果果相俱。我輩俗人,雖不能免於名利之擾,拋開恩仇之念,但若能將其暫放一放,天下,原就不過是兩個字而已。”說到這,寧越頓了頓,現出一點迷離,像是在自言自語,“為什麽就不能放一放?為什麽?”

    問天府中有一塊大型廣場,這天天有些陰,風有些肆虐,廣場邊上有百夫伐鼓,蘇長寧被五花大綁居於中,浮驥將軍一椅坐於前,此人四十有餘,許是人肉吃多了,生得虎背雄腰,一臉橫肉,他瞪著蘇長寧,本想再訓斥她幾句年紀輕輕,不知天高地厚,枉自叛國投敵。可一想到城外打著北燕旗號個個生龍活虎的北燕小將,哪個不是年輕張揚,意氣風發,想自己這個年紀,還在軍隊最底層混著,確也不如這些不知天高地厚,什麽事情都可以做得出來的年輕後生。

    浮驥開始宣叛蘇長寧罪名,“在我拔大軍來問天府之前,墨王就得到密報,說你們蘇家早投了北燕,而你蘇長寧也會借此之機向敵投城,所以早就派了周大人過來,實為督戰,暗中卻搜尋你投城的蛛絲馬跡,沒想到你蘇長寧還果真不負重望,現在瀾滄城失守,看來這叛國之名實在不假。關於這......你還有什麽要辯解的?”

    “我無話可說。”蘇長寧轉了轉手腕,繩子綁得有些緊。

    “好。蘇長寧,你也幹脆,像條漢子。”浮驥曾於“無稽之戰”與蘇長寧聯手,攻下常棣,知其武藝卓絕,謀略深長,是個能與男子比肩的人物。但就是這樣一個為國開疆辟土的人物,實在沒有叛國的理由,但這蘇長寧即然已經承認,多一事便不如少一事,按令行事即可,轉身對周策道,“那就有勞周大人,將這蘇長寧押解回和墉城,交由墨王發落。”

    “浮將軍,這蘇長寧既然已經認罪,倒也省心,隻是有一事,還望浮將軍指點,她蘇長寧叛國投敵的理由?”周策官服在身,迎風獵獵作響,話句依舊不卑不亢。這人,很得其父周賜的真傳,說話從不逾界,拿捏很準。這種人,在朝中才有生存的空間。不像李紀,縱有萬千華才,卻因生硬耿直,落不得好的下場。

    “叛國怎會沒有理由?比如說當年墨王削減蘇家兵權,懷恨在心?再比如說墨王將她蘇長寧從將軍貶為都尉,讓其心懷不滿?要說理由?要理由總是找得到的,隻是你信不信的問題。”浮驥為自己也想不明白的問題隨便扯了個理由,就像他自己說的,這理由要找,總是能找到的。此刻,浮驥斜著眼看周策,這斜眼乃是拜戰爭所賜,浮驥及其軍隊作戰極其英勇,這在整個七國均是有名,有名的不要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