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傳法與退位——一九八六年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2/2)

作者:星雲大師字數:5606更新時間:2021-02-24 22:13:56

    在教育方麵,普門中學附設幼兒園,榮獲高雄縣“教育局”評鑒為最優幼兒園。此外,省頒發“興辦公益慈善及文教建設績優”之匾額及獎狀,獎勵佛光山多年來在佛學講座、電視弘法、出版佛書雜誌、巡回醫療義診、冬令救濟等各方麵,對社會的貢獻。對於這些肯定,我除了合十感謝,也自我期許:為法為眾,奉獻身心。

    於交流參訪上,去年年初,我再度率領“佛光山印度朝聖團”一行七十六人,展開為期二十一天的聖地朝禮;美國十四航空隊會員及眷屬共一百餘人來山訪問;韓國“大使”金相台伉儷、泰國僧皇秘書長等一行人、史瓦濟蘭王國財政部長米尼伉儷等相繼來山。

    去年有一件重大的事,就是在我六十歲生日前夕,我宣布退位。對我而言,仿佛有重新迎接新生命的感覺。十八年前,我空著手到高雄麻竹園開創佛光山,現在也是空著手走,來來去去,沒有不同。就像我一再跟徒眾強調的,佛光山不是我個人的,是大眾的、是十方的,佛光山不會因住持換人而改變弘法的方針。

    住持退位,在佛教界是很平常的事,而我已連續做了十八年的住持。在佛光山的組織章程中,訂定住持為六年一任,得連任一次。早在六年前,我便有意退位,然而當時佛光山尚屬擴建時期,不宜交卸職務,大眾要求我破例連任二次。如今本山建設,大體完成,為了佛教法脈永續,人才世代交替,我將正法遞付臨濟宗四十九代,佛光山寺第二代心平和尚。

    我退位及新任住持晉山典禮,於九月二十二日舉行。我將衣缽等信物傳予心平和尚,並期勉善自護持,綿延勿替,而為說偈言:“攝山棲霞寺,分燈到台灣;佛光永普照,法水廣流長。”心平和尚則宣誓以師心為己心,以師誌為己誌,秉持佛光山宗旨覺世牖民。

    典禮中,我亦向大眾說明堅持退位的原因:

    一、法治重於人治。人有去來、生老病死;“依法不依人”,才能常住。

    二、世間之事,不是“非我不可”。佛法的弘揚,社會的淨化,是要靠大家共同來成就的。

    三、退位不是退休。退位一樣可以弘揚佛法,服務社會,普度眾生。

    四、加強新舊交遞。佛光山寺交給第二代住持,正表示一代勝過一代。

    除此,傳法大典上,並由棲霞山四十八世傳人法宗法師、悟一法師、達道法師及我四人,共同傳法予四十九世衣缽傳人,有心定、慧龍、慧開、慈莊、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嚴、依敏、依融、紹覺、依恒、依空、依諦等人受法。

    當天有各界首長及信徒一萬多人參加此一盛典,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委關中、高雄市長蘇南成等先後致詞。從此“恪遵佛製,薪火相傳,以製度管理,以組織領導”,樹立了道場民主化的典範。

    佛光山即將邁入第二十年了,各項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已成熟茁壯,各地道場的建立也逐步設立。去年,澎湖海天佛刹、基隆極樂寺、石門北海道場第一期工程山門相續舉行破土典禮。值得慶賀的是彰化福山寺曆時十二年的建設,終於竣工,並於七月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同時啟建萬佛在家五戒菩薩戒;前年創設的福山佛學院第一屆學生也在今年學成畢業。

    未來佛教發展的方向,應教內禮儀規章統一、教團彼此尊重包容,以及各寺院間要溝通往來。對於佛教事業的發展,我尚有兩個未完成的心願:一是辦報紙,淨化人心;二是辦大學,培育人才。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心願都可以實現。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祈求佛陀加持,讓佛光照耀家家戶戶,法水流進人人內心,這是我最殷切的企盼!

    耑此 順頌

    福慧圓滿

    星雲 合十

    一九八六年元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