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章:豈能蔽月(2/4)

作者:烙雨字數:10754更新時間:2021-03-28 16:37:12

    射程很容易理解,因為宇宙紀元後雷達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並且形成了光學艦影雷達、熱能探測雷達等數個分支,技術層麵上甚至比起攻擊武器都有所超前,所以一邊倒的超視距戰很少出現。但是先敵發現先敵攻擊也並不是不可能,毫無疑問,雷達的探測距離以及主武器的射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對戰雙方的優勢劣勢。

    攻擊強度在於粒子炮的規格和數量,通常來講一艘戰艦受於體積限製隻能裝配相應強度的防禦力場生成裝置,所以粒子炮的數量其實可以等同於戰艦的數量。當然,大型炮艦裝配的主武器在能量輸出以及射程上遠遠超過中小型戰艦,所以大規模戰役中大型炮艦是主要火力點,中小型戰艦往往隻是掩護補給艦的存在。

    戰術策略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隻要策略合理,即使劣勢兵力也可以與數倍的敵人周旋甚至戰而勝之,以少勝多在戰爭史上並不鮮見,由此也可以看出優勢有時候並不等於勝勢。

    補給被放在最後一條並不是說它不重要,相反,而是因為它太重要了。

    戰艦大都采用核動力,理論上講動力源不會出現不足的情況,而戰艦的主武器一般采用中心粒子炮,動力爐運作正常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彈藥不足的情況,戰艦人員的食品水源也都很充足,很少會出現問題。可就是這樣,補給艦在艦隊中仍舊是最最重要的一部分。

    中性粒子炮的粒子加速器每持續運作四十分鍾就會達到運作極限,由於加速器後座靠近戰艦引擎的部分,離子濃度過高會影響整個戰艦的運作,所以每戰鬥一段時間粒子加速器的底座--也就是冷卻栓必須更換,而這就是補給艦的主要工作。假如不及時更換冷卻栓,那麽戰艦就會啞火,強行運作隻能引起戰艦的自爆。同等大小的補給艦因為不裝備火力和防禦係統,所以在一場戰役中為十五到二十艘戰艦更換冷卻栓和補充實體彈藥。

    在共和軍潰敗的密西比回廊戰役中,就是因為負責掩護補給艦工作、為其撐開防禦力場的中小型戰艦數量不足,所以補給艦損耗嚴重。起初戰勢並沒有出現異常,但是四十分鍾後,帝國軍的補給優勢顯現出來,恰恰與之相反的是,共和軍戰艦數量的優勢因為大批量粒子炮啞火而遭到逆轉,最終引發了潰敗。

    起初發現這個問題的正是當年名不見經傳的羅伊 基德。

    ...

    參謀處現在的任務就是為整個作戰計劃提供合理的補給規劃,其中那個包括按照每個艦隊所預計遇到的敵軍規模以及主攻方向來提供最精確合理的數量建議。比如某軍官帶對攻擊某個要塞,敵軍兵力估計為幾個單位,相對應的我軍兵力如何,與此同時我軍搭配何種規格、多少數量的補給艦最能發揮戰鬥力而且不會造成戰艦資源的浪費。又比如某軍官突襲某個敵軍據點,這個行動中我軍艦隊搭配多少補給艦才能在不影響戰鬥力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發揮機動優勢--眾所周之,補給艦的航速和大型戰艦絕對是有很大差距的。

    當然,大規模戰役中還存在單獨的補給艦組成的特殊行動單位,負責維修受損戰艦和在戰役間歇期大規模的為戰艦更換冷卻栓。參謀處的第二個工作就是負責安排這類作戰單位的最優航行線路,俗稱“補給線路”。

    司空嵐中校似乎對這次會議沒有太大的積極性,與之相對的,其他年輕軍官因為第一次參加金雀花級別的作戰會議而感到異常激動和興奮。虎帥對他們來說更是軍中偶像,而與偶像共事更讓他們急於表現。

    雖然興趣不高,但是司空嵐還是仔細聆聽著同僚們的意見。司空嵐也不得不承認,參加這次會議的絕對都是軍中年輕一代的精英人物,他們製定的計劃和建議的補給線路與戰艦搭配比例、規格都經過十分合理的考量和計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