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章 良心價(1)(1/2)

作者:憤怒的孤獨字數:6370更新時間:2019-03-18 05:34:01

    商人?趙立銘還沒想明白為什麽一個軍人還這樣自稱,眼睛就被校場上陳列的武器吸引了過去,嶄新的毛瑟98k,二十響自來得(駁殼槍或盒子炮),木柄手榴彈,花機關(p18),捷克造(ZB6輕機槍),民二四式重機槍,六零迫,還有一個是八二的,接著往後居然還有戰防炮(pak7戰防炮)和山炮(博福斯19,75山炮)!

    “你這……”這下也沒人關注文輝失禮的問題了,眼前這些東西可不是那麽好弄的,白了就是要錢。  Ww WCOM槍械倒還好,能自產有渠道還能買,但是炮就不一樣了,從民國建立以來軍隊裏的火炮就沒夠用過。

    遠了不,191年也就是中原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對現有的軍隊武器和兵工製造廠進行了盤點,結果是極為恐怖的!別的不談,光是火炮數量上,就令人瞠目結舌。當時全中國包括軍閥手中的火炮總數量,一共是5多門。但型號極為龐雜,僅僅張作霖的麾下就有日式,德式,瑞典式各種型號火炮十種以上,全國火炮型號保守估計也有4種,分別屬於七八個國家。

    而當時中國的火炮生產能力是極為有限的!國民政府控製區中,僅有漢陽和上海兵工廠具有中大口徑火炮的生產能力,但年總產量僅為9多門,而且都是非常落後的火炮。

    上海兵工廠生產的滬造克虜伯75毫米山炮和漢陽兵工廠的仿日製41式75毫米山炮,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的產物。在這個火炮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這些火炮都已經大大落後於世界。

    德國人早在一次大戰期間,已經淘汰了老式的滬造克虜伯75毫米山炮的原型號,而日本人也在194年研了更先進的日製94式75毫米山炮,來取代日製41式75毫米山炮。

    現在正在組建的德械師使用的火炮都是外購的,那點數量就是杯水車薪。

    而迫擊炮,在19年根據英國斯托克斯式迫擊炮,中國仿製出具有現代意義上的迫擊炮——“滬式”8毫米迫擊炮。一戰後的191(民國二十年)年,南京金陵兵工廠正式生產出了仿研的中國造8毫米迫擊炮,時稱“二十年式”迫擊炮。這是依照法國勃蘭特式81毫米迫擊炮的性能,對“滬式”8迫擊炮的改型。19年,南京正式成立了迫擊炮廠,主產8毫米迫擊炮,195年產量18門(注意是年產量,8年71門,到47年才達到年產門的能力)。

    可以現在隻要是和炮沾上邊的都算是高價值物品,雖想以外購解決重火力稀缺的問題,可是國內這麽大的軍隊基數加上糟糕的工業基礎,蔣公連自己的嫡係部隊都顧不過來,剩下的部隊的裝備情況可想而知。

    “諸位,去試試怎麽樣?別告訴我你們不會玩。”文輝笑嗬嗬的開玩笑。

    不過沒人動,領頭的趙立銘笑問:“您這也是自產的?”文輝這邊往外流的軍火之所以便宜就是打著自產旗號,可是眼前的這些東西怎麽看也不像是自產的,難聽點這時候全國找不出一家生產範圍涵蓋子彈到火炮的兵工廠。

    “都這個價格了,您就當它是自產的唄。”文輝表示我這價格可便宜,東西好不好你自己體會。

    “驗槍!”眼下趙立銘把來時的目的拋到了腦後,現在武器才是正經,要是能從這個洋人買辦手裏低價拿到武器,這一趟來的值了。至於他在這裏占山為王,要是真能穩定的提供武器,那就當做看不見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