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章 別等了,你們的火炮不會來了(1)(1/2)

作者:憤怒的孤獨字數:6928更新時間:2019-03-18 05:34:03

    “唉~”俞大維幽幽的歎息,要是這個家夥早兩年出現該多好。 Ww W COM

    “您有什麽疑問?”歎氣?這是要黃?文輝趕緊詢問。

    “沒事。”俞大維擺擺手,然後開始談生意,“那個1919式75山炮你能弄到生產技術嗎?”

    臥槽!這一下就問到了點子上,國府努把力自產1919還是沒問題的,畢竟還有些生產火炮的底子在那兒,可是目前的時機不對,早幾年還可以引進技術然後摸索著自產。現在都6年了,再過一年你們就遷都了,兵工廠也得搬,那時候能保證步槍子彈都不錯了。就算打了雞血實現國產,每年那點產量還抵不上消耗呢。

    不過沒等文輝回答,俞大維就轉移了話題:“是我貪心了,這些火炮你都能大量供應?”技術永遠比數量都難得,能保證采購也就不奢求那麽多了。

    “您指的哪一款?”到現在還不知道看中了哪一款火炮。

    “1919式75山炮,19式15山炮,198式155榴彈炮。”有了兩百多門博福斯,再加上這些火炮,應該足夠組建一支像樣的支援炮兵部隊了。

    “呃……”全是便宜貨,年份一樣的口徑的便宜,口徑一樣的年份早的便宜,“您不要LeFh18和sFh18?現在國府正在組建的炮團不就是采用的這兩種炮嗎?那個9式榴彈炮也不錯啊,用它替代sFh18也是很好的選擇啊。”德國炮死貴死貴的,看中的不就是它的精度和質量嘛。這怎麽放棄了?

    “東西確實不錯,但是中央政府已經向德國追加了火炮訂單,再買這麽多重炮財政上負擔不起啊。”按照俞大維的意思,先進的德國重炮已經有貨主提供了,剩餘不多的資金那就隻能采購盡可能多的火炮以供部隊使用,自然文輝拿出來的一戰火炮就是很好的補充產品。

    文輝這時候不知道該什麽,捂臉歎息都是輕鬆的表達方式,今年確實追加了訂單,可是這些訂單沒有完全落實啊!由於sFh18式155榴彈炮性能優越,國民政府準備追加購買75門,以湊齊1門,編組為個重炮兵旅,共4個炮兵團,每個團5門火炮。對於這個要求,萊茵金屬公司自己求之不得,德國政府也沒有反對,沒想到的是第二年(197年)盧溝橋就打響了。

    當時第二批sFh1815榴彈炮生產尚且沒有結束,日本政府立即強烈抗議,要求不得交貨,並且取消後續所有訂單。而當時中國和日本相比,顯然是日本更為強大,希特勒心理上自然是倒向日本一邊的。不過作為萊茵金屬公司來,生意畢竟是生意。該公司的總裁找到希特勒遊,明炮已經造好,不交付的話損失太大。希特勒也就同意將第二批sFh1815榴彈炮緊急交付中國,裝作是抗戰爆前就已經運輸過去的。

    其實萊茵金屬公司根本沒有完成這批火炮的建造,他們緊急從已經準備交付給德國國防軍的火炮中,抽調了門,連夜運送到中國。這批火炮已經在萊茵金屬公司時,已經做過了大量的火炮試射,以確定性能。嚴格來,它不屬於是新炮了!

    197年底,中國方麵在湖南的衡陽接受了這門榴彈炮。不過炮有明顯射過的痕跡,而且射程也不是15公裏還是之前的1公裏(並非中國要求的倍徑而是原來的倍徑,自然射程不足)。隻是國府也沒有選擇的餘地,德國人能夠頂住壓力賣給你已經是大的恩惠,你還能什麽呢!至於後麵第三批的所謂5門新炮的訂單,自然也就是煙消雲散了。

    最終,軍隊一共接收了44門sFh1815榴彈炮,編組了個炮兵團,也就是炮1團和炮14團。這就幾乎是整個抗戰時期,軍隊中唯一的重炮了!這個數字是相當淒慘可憐的。為什麽呢?因為按照德軍編製,每個步兵師都有一個炮兵團,下轄個重炮營,共6門15重炮。換句話,整個中國的重炮僅僅比德軍一個師稍多一些。而德軍在二戰中,動輒出動上百個師作戰。相比起來,**炮兵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