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五三章 抬著夾棍下江南(2/3)

作者:木允鋒字數:6796更新時間:2021-05-21 17:20:28

    “那還是不夠,要爭取天天都能這麽吃。”

    楊豐說道。

    “小的正攢錢買牛,有了牛再開幾塊荒地也能種得了,那時候就能天天這樣吃了!”

    “對,攢錢,買牛,開荒,再攢錢,再買牛,再開荒!”

    “呃,還得多生娃,萬一大帥有用兵時候,小的們也能報答大帥之恩!”

    ……

    這就是樸素的理想啊!

    朱元璋的理想啊!

    大明太祖皇帝的理想社會就是這樣樸實無華。

    楊豐不無感慨地走出這間茅草屋,在外麵已經聚集起來的村民圍觀中,看著前方一片豐收過的麥田,甚至一些早收割的麥田裏,新種下的豆子之類雜糧已經長出……

    “這裏可惜不能種稻,要是能種稻就好了!”

    他旁邊的李無逸遺憾的說道。

    這時候胡懷德等人已經調往京城,在那裏訓練京營,天津這邊保留他指揮的一營戚家軍,再加上由他們負責整訓的總計一萬鎮兵,他們的職責是海防,另外還有保護漕運,不過主要還是練兵。不少士兵甚至已經把南方的家人接來,說到底他們在義烏也是一群社會底層的窮人,絕大多數都沒有田產,過去要麽做礦工要麽給地主當佃戶。

    真正有屋又有田的,怎麽可能出來當兵,為了一個月那一兩半賣命?

    現在這裏什麽都有,為什麽不把家人都接來?

    “等減河挖通就行了!”

    楊豐說道。

    因為漕運大幅萎縮,纖夫們多半都閑著,所以被楊豐組織起來挖減河,挖通之後願意留下的就地分田。

    這條減河至關重要,它能衝刷天津至少四十萬畝鹽堿地然後變成稻田。

    而且這些鹽堿地下麵,是無數年累積的腐殖質。

    “那才真是好日子了!”

    李無逸滿懷憧憬的說道。

    “江南能種稻,那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嗎?”

    楊豐說道。

    “大帥說笑了,就算能種稻也是地主老爺的,剩下還得給官府,最後自己能留下三成就算好的了。”

    “若是沒有了地主呢?”

    “那當然是好日子,江南畝產比這裏高太多,這裏一年種一季粟,也不過是兩石而已,兩石在江南算什麽?頂多就是個中田,甚至還得算中下,上田那是四石開外,就是畝產五石多的都不稀罕。更何況江南是兩季,冬天還有麥子或者油菜這些,一畝地一年出純糧食四石開外,朝廷的稅真沒多少,一畝地田賦也就是三鬥,丁銀,徭役,火耗全折算進去,總共也就是四五鬥。

    別說民田了,就是蘇州的官田重賦,實際也就是四五鬥,加上其他那些,六七鬥頂天了。

    這真沒人在乎。

    都說朝廷賦稅重是因為沒人敢說地主的租高。

    罵朝廷重賦,朝廷說不定還能減減,罵地主租高,明年給你再漲,不願意就別種,有的是人排著隊等著,江南地狹人多,就不缺種田的。

    真沒有地主,那些種田的就像如今這些軍戶一樣,那才真是好日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