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九二章 青天大老爺(2/3)

作者:木允鋒字數:5998更新時間:2021-06-11 11:35:13

    不支持這樣的好皇帝豈不是傻子?

    就像朱元璋時候他再怎麽折磨江南的世家,也沒有哪個能揭竿而起,蘇州士紳腦抽在大街上高喊起兵,轉眼被老百姓扭送官府,這就是真正獲得了底層百姓支持的結果,那些上層的士紳再怎麽掙紮,都必須麵對這種陷在汪洋大海中的無奈局麵。

    鎮江百姓心目中的大明字第一號忠臣,就這樣用一場公審大會,迅速完成了對鎮江士紳的清洗。

    然後是抄家。

    金銀留著送南京皇宮。

    高利貸借據拿來,皇帝早就了以後他替百姓還,不過既然放貸的多數都是被打靶的,所以也就不用還了。

    土地籍沒準備清丈然後分給佃戶重新登記,不過目前暫時先自己種著,畢竟快要麥收了。

    奴婢們看身份,以義子義女收的,分割房產店鋪單獨立戶,屬於種田農奴的直接分到自己的地,也可以恢複原本的姓氏。

    正牌家屬分給處房子按照人口給田地自己種田。

    雖然全殺了的確是個永絕後患的辦法,但楊大帥還是心太軟,有時候他的確為自己不能和建奴一樣快快樂樂屠城而苦惱,甚至就連李自成他都做不到,所以最後算了算,在鎮江也就才打靶了一百來個。然後完成這場清洗的鎮江,緊接著開始效仿京城推選公社,還是依照坊為單位,整個鎮江城內十五坊……

    其實是十二,但有三個坊人口增長太快,所以各自分出一圖,最終形成十五坊。

    而城外是七個坊。

    這座城市真的已經不了,連城外都有七個坊,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口溢出城牆範圍。

    這在江南是普遍的情況,這片土地上人口實在太多了。

    鎮江城這總計二十二個坊,各自按照職業推選委員,這些委員又共同組成委員會管理本坊,然後合起來組成鎮江公社,直接聽命於楊豐任命的總理。

    實際上是他暫時兼職。

    同時由他任命各局主官,因為短時間內沒有自己的幹部隊伍,這些主官就是在那些委員裏麵挑選,但這不是定例,以後會從外地調來,短時間內隻能這樣先把地方管理體係建立起來。再這時候就算從外麵調,楊豐也沒有可調的,除非從南京,但應公社也是這樣的官員,總共才上任一個月,就算調來也一樣,還不如這些本地的。

    這個問題得慢慢解決。

    接下來他需要的就是在擴張中,不斷建立一個個這樣的公社體係,然後將這些公社體係內的官員互相調動。

    這需要時間。

    短時間內隻能這樣湊合一下。

    而且這些被推舉起來的委員,肯定是地方上有一定能力的,且不人品是好是壞,但能得到別人支持,就代表著他有足夠能力讓人信賴,實際上因為最初感情都很純粹,這些委員的人品絕對比舊官僚強。

    這種推選的製度就算要爛掉也需要點時間。

    這就可以了。

    至於這樣的官員最後免不了腐化……

    這個他也沒辦法,他很有自知之明,他沒能力真正建立一個完美的體係,他又不是什麽理想主義者,他的真正目的無非就是在大明這個腐朽的基礎上,在可控的範圍內完成一場有限的變革,摧毀舊的利益集團,在摧毀過程中建立一個以自耕農為主體的國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