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零三章 朝氣蓬勃的刁民時代(2/3)

作者:木允鋒字數:6762更新時間:2021-06-18 11:04:54

    在這場戰爭的推動下,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真正鑽出地麵,舒展他們的第一片葉子。

    而著急的就是湖廣江西。

    所以董裕才能短時間內拚湊十幾萬大軍南下。

    而南京城內楊豐也不急。

    他這裏又不缺糧。

    南京有過去江南最大的糧食儲備庫,而鎮江有過去江南最大的糧食運輸中轉站。

    這種地方怎麽可能缺糧。

    相反他對目前的局麵還很滿意……

    “朝氣蓬勃啊!”

    楊大帥騎著馬,滿意的走在南京的街道上。

    在他身旁是一隊扛著長矛走過的民兵,一個個精神抖擻,完全沒有過去那種底層百姓的畏縮,昂首挺胸,仿佛兩百多年前他們的老祖宗,肩膀上丈八長矛如林,腰間則是各種自己選擇的武器,短刀,三棱錐,甚至小錘頭,小斧頭,他們的製式武器就是長矛和火槍,但這種防身短兵器隨便。

    不過多數是三棱錐。

    輕便,製造簡單,甚至自己在家找根鐵棍就能打製出來。

    而在他們身旁還跟著些小孩在跑著,一個個拿著竹子做成的刀,學著大人的樣子互砍。

    刁民的二代們就這樣誕生了。

    一隊運送食品的車子經過,車上的大桶裏散發出米飯的香氣,周圍還有保溫的棉被,後麵車子裏明顯是魚,雖然城內肉類的確相對較少,但魚是要多少有多少。楊豐已經放開了玄武湖,隨便進去捕魚,那裏已經足有兩百多年沒人進去捕撈了,整個玄武湖因為是黃冊的儲存地,別說是普通老百姓,就是官員進去都得審批。

    裏麵擠滿了魚。

    這些送飯的會一直把飯菜送到前沿。

    遠處的街口還有一個說書的正在說英烈傳。

    這時候英烈傳早已經流行,現代保存最早的刻本是萬曆十八年,至於作者是誰就不知道了,明朝後期產業極度繁榮,但對於版權問題忽略就行,而各地書商互相盜版,往往一部受歡迎的出來,用不了多久就出各種版本,至於最初的作者是誰很難查清,有可能是某個出版集團雇傭槍手……

    真有。

    福建建陽出版商餘象鬥,就是在家雇傭一大堆不得誌的書生,然後湊到一起不斷製造掛在他名下的暢銷書,什麽南遊記,北遊記之類。

    頗有大仲馬之風。

    但要說到底是誰寫的真不好說,隻能算在他的頭上。

    而且他的做法在這時候的書商之間,已經可以算得上標準玩法,但凡科舉上有希望的肯定不會幹,就是些對前途已經徹底死心的書生。

    版權意識也有。

    翻刻必究什麽的也會寫在封麵,狠的還有詛咒死全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