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二零章 鐵流(2/3)

作者:木允鋒字數:6402更新時間:2021-11-02 10:58:02

    熊廷弼當然不需要方從哲提醒。

    事實上他是在第二天下午得到的消息。

    他的駐地在湖口,距離武昌縣陸路得四五百裏,而且沿途多河道阻擋,消息傳過去就算走驛站接力也得一天多。

    然後他緊接著就返回九江。

    但他到達九江已經是武昌起義的第三天,他在九江沒有絲毫猶豫,直接登船帶著梅國楨已經準備好的三個旅回師,但逆流而上的船隊,用了整整四天時間才到達這裏,這已經是風向有利了,逆流而上是很慢的,如果風向不對甚至得停下來等待。

    而這七天時間裏局勢早就已經失控。

    武昌縣的起義工人,當天下午就渡過長江,因為民團直接投降,再加上城內百姓響應,黃州府城當天就插上了紅巾軍的旗幟,然後入城的本地籍工人和城內的百姓們對士紳展開大規模清洗,雙方在黃州府城內混戰一夜,第二天早晨長江上就已經滿是錦繡浮屍。

    而在同一天起義工人開始殺向鐵礦,緊接著鐵礦工人們起兵造反。

    好在當地鐵礦主武德充沛,他們和他們手下的護礦隊,再加上從武昌縣逃過去的部分士紳武裝,還有從大冶增援的士紳武裝,雙方在鐵礦展開激戰,但士紳武裝最終還是慘敗,然後丟下一礦坑的死屍後逃入大冶縣城固守。緊接著武昌工人利用之前運輸礦石修築的道路,把他們的十八斤重炮推到了大冶城下,迅速轟開了大冶城牆。

    然後和城內百姓一起完成對大冶的解放。

    而武昌府城的戰鬥在第二天徹底結束,就在同一天漢口民變,士紳驚恐的逃入漢陽城固守。

    那裏倒是依然對峙中。

    主要是武昌府城的起義軍民缺乏十八斤重炮這樣的攻城炮,而且漢川,黃陂,孝感等地士紳武裝也在趕到,甚至嘉魚,鹹寧等地士紳武裝也在趕到,雖然弘光朝的軍隊調動緩慢,但地方士紳反應迅速。

    起義發生後,周圍各縣士紳迅速行動起來,平日都偶爾械鬥的他們,一下子同仇敵愾起來。

    到目前為止起義軍民就是控製武昌府城,武昌縣城,大冶縣城,另外還有漢口。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戰艦上的他看著正在接近的西塞山,憂鬱的吟誦著劉禹錫的古詩。

    隻不過這時候的西塞山上一麵頗為刺眼的旗幟正在飄揚,而岸邊的道士洑正在升起滾滾濃煙,無數同樣的旗幟豎立在這座繁華的小鎮,甚至他還能看到那些渾身綾羅綢緞的礦主們,正在無數衣衫襤褸的工人逼迫下,哭喊著走向前麵鐵一樣冰冷的寒流。

    而在冰冷的江水中,已經可以看到一具具身穿綢緞的浮屍了。

    道士洑陷落。

    這裏是主要煤礦所在……

    道士洑煤礦在明朝本來就已經有開采,道士洑,章山都是煤礦,隨著鋼鐵業的繁榮,煤炭已經成了急需的,雖然冶煉那些高檔生鐵是木炭,但民用的低檔生鐵都已經是焦炭了。中國的焦炭使用本來就很早,宋朝的佛山冶鐵遺址就已經發現過焦炭,而原本曆史上張之洞辦鋼鐵廠的主要煤礦就是道士洑,王三石,同樣現在大明士紳們也盯上了這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