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月票)(1/2)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5406更新時間:2019-03-18 20:36:15

    等到鄭智趕到家中,快步來到廳中,廳內哪裏還有人。連忙又快步往內院而去。

    內院廳中也沒有人,左右尋找一番,卻是在左邊第二間廂房聽得有人交談,鄭智止住腳步,卻是沒有直接進去,也是想在門外聽一下房中情況,也好有個應對。

    “師師以後便住這間吧,這間廂房通透,左右皆能開窗。”徐氏聲音說道。

    “多謝夫人!”李師師稱呼上也變得恭敬起來,顯然也是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以後就是一家人了,不需如此客氣。小蓮,趕緊把被褥鋪好,舟車勞頓,也讓師師妹妹能早些休息一下。”徐氏話語雖然客氣,卻是這語氣顯出幾分冷淡。能做到如此,已然是徐氏作為女人最大的寬容了。以後如何且不說,此時徐氏雖然作為家中主人前後操持著事情,卻是內心怎麽也熱絡不起來。

    鄭智聽得幾句交談,慢慢又退了出去,直接從內院而出。此時這個情況倒是出乎了鄭智的預料,更是心中感動,也有愧疚。

    與其此時進廂房麵麵相覷,不如夜晚時候單獨與徐氏交流一番,表達愧疚感謝。有妻如此,叫鄭智如何能不愛得更深。

    這也是這個時代女人的悲哀,男人的幸福有一部分也是建立在女人的悲哀之上。

    到得前院,鄭智把家中幾個小廝都分派出去,去叫幾個人來家中見自己。

    李二、潘興國、吳寶山不久之後都匆匆趕來。

    李二與吳寶山自然要跟鄭智往滄州去,家中老小也一同遷往滄州,渭州的產業該變賣的自然變賣幹淨。自己這官人如今是這滄州的經略相公,哪裏有理由拒絕。

    潘興國倒是有些猶豫,再聽得鄭智吩咐吳寶山把酒坊一應東西全部裝車帶走,又聽得鄭智已然是滄州經略相公。咬咬牙也便答應了下來,商人逐利,自古如此。

    李二的任務自然是趕緊變賣了產業,全部換成現錢帶走。

    三人出得鄭府,各自便忙活去了。

    第二日,渭州城外大營,一個消息傳來,已然是晴天霹靂,所有禁軍士卒,全部卸甲屯墾,雖然還是軍戶身份,卻是以後朝廷再也不發糧餉,各自屯墾自給自足。甲胄馬匹武器盡皆上繳到經略府中。

    這便是朝廷裁軍的辦法,終身軍漢身份不變,卻是沒有了糧餉,州府各自開墾土地發放耕種。這方法看似簡單有效,卻是不知州府衙門操作起來何其困難,東京那些人哪管得了這些。

    禁軍幾乎全部卸甲,廂軍反倒坐吃皇糧。

    若不是這些軍漢敬重小種相公,隻怕當場便要嘩變。種家相公對手下軍漢向來仁義,便是這糧餉也給得足夠,從不拖欠克扣一絲一毫,用一個廂的編製養三千人,自然能讓眾人養家糊口還小有積蓄,戰陣有功,還另行封賞。此時這條路便斷了,這些戰陣多年的廝殺漢子如今隻能在地裏刨食。

    營內眾人含淚卸甲,甲胄刀槍弓弩在將台之下碼放得整整齊齊,無數廂軍士卒把這些東西搬上馬車,往城中經略府庫運去。

    午後,鄭將軍打馬入營。帶來一個消息,原因跟隨鄭將軍舉家搬遷去滄州的,便到裴虞侯處登記造冊。

    古人重視鄉土,不到萬不得已,又有幾人願意舉家背井離鄉。卻是這朝廷卸甲令,幫了鄭智一把。

    也有不少人念頭通達了些,與其掄著鋤頭麵朝黃土背朝天,不如跟這鄭將軍去闖一番功名。許多年輕漢子多有此想法,卻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漢子,心中雖然也有悸動,卻是怎麽也做不出舉家搬遷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