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七章 梁山終(巨大章節)(1/4)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1272更新時間:2019-03-18 20:36:51

    宋江下山了,往後山下去。

    卻是不知宋江此時作何想法。宋江的自大是有的,宋江的悲哀更有!

    宋江興許是一個極為有手段的政治家,卻並不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甚至算不上一個有遠見的人。

    但是對於爭權奪利與收攏人心,宋江必然是此中高手。此時已然不關乎宋江這個人本身的善惡好壞。

    下山的宋江步伐並不快速,並非那種急忙逃命的模樣,反而走得極為沉穩。甚至回身看了幾次呂方,麵色帶有非常多的善意與慈祥,似乎在為剛才對呂方的怒意感到抱歉。

    也許宋江內心深處的仁義是虛偽的,但是虛偽久了的仁義,也就是真的仁義了。一個人若是在人前一直能裝出一份仁義道德,這份虛假的仁義何嚐又不是真的呢?

    這也是為何許多人能為宋江賣命的原因所在。

    鄭智開始上山了,兩千步卒行在最頭前,鄭智自己帶著下馬的鐵甲在其後,最後則是步行的米氏輕騎。

    梁山並不高聳,也稱不上險峻,更不是中華大地上有名的名山大川。梁山之所以為梁山,隻因為梁山之上曾經有這麽些故事。

    故事裏有這麽些人,有晁蓋,有宋江,有吳用。這些故事的意義又在哪裏呢?

    這些故事便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有惡人,有好人,有時代的悲劇,有社會的不公,也有人性本身的善惡。

    故事在鄭智手中變得不一樣了,故事即將落幕。

    鄭智上山的步伐也不快速,就如宋江沒有逃命的倉皇,鄭智也沒有追殺敵人的急迫。

    士卒們甲光向日,步伐穩健,士氣高昂,準備好所有戰爭需要的一切。

    鄭智忽然心生一股悲涼,這個從小熟悉的水泊梁山,已然就到了盡頭,莫名有一種空虛。

    從見到魯達的第一刻,鄭智便有一種憧憬,在西北之時,不論經曆多少家國大事,內心還是憧憬著這山東河北的好漢,憧憬著將來要來看看這水泊梁山的故事。

    鄭智一路運籌算計,一路籌備策劃,高俅,梁山,都在鄭智內心之中成為了一個目標,成為了一個事關自己生死的大事。

    生死一過,已然到得落幕之時,鄭智之前的那些憧憬,之後的這些謀劃,慢慢有了一些空洞。空洞到鄭智在這上山的路上忽然有了一種空虛。

    環看四周,一個個熟悉的麵孔,魯達,史進,林衝,楊誌,秦明。。。。。

    鄭智臉上忽然有了一些笑意,忽然感覺這個故事並未落幕,麵前的這些活生生的人,麵前的這些同袍兄弟,何嚐又不是這個故事的延續呢?

    傳奇還會更加精彩!

    再看鄭智,上山的步伐都加快了不少。

    呂方看得宋江投來的善意目光,看得宋江麵色之中的一份善意,不知不覺也露出了一點微笑,開口問道:“哥哥,稍後你一定跟緊在我身邊,我帶你衝出去!”

    宋江點了點頭,回過目光,看向不遠處的後山營寨,那裏喊殺震天,官兵正在猛烈的衝擊著寨牆,郭盛石秀等人防守得很好,雖然損失不小,卻是也沒有讓呼延灼占到一點便宜。

    冷靜下來的宋江,似乎也明白許多事情。這梁山是守不住了,身後那個鄭智,當真戰勝不了,即便填上所有人的性命,也擋不住鄭智手下那般軍隊的衝擊。

    看清了事實,宋江反而灑脫了不少,對於未來,宋江此時也來不及打算,頭前的自以為是也來不及去檢討。

    突圍是一定的,至於突圍以後該怎麽辦,也隻有做一步看一步。此時宋江,忽然強烈的思念起一個人來,這思念之人,便是吳用。此時若是吳用還在,必然能更清晰的為眾人想好一條出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