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章不知相公喚學生來所為何事?(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7336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12

    鄭智打馬在北上往齊州(濟南)的路上,李綱也隨行回滄州。

    如今鄆州倒還是留了些滄州官吏,重新清查田畝之事也做得差不多,隻剩下具體細節丈量上的差事,已然沒有了阻力。

    中國曆朝曆代的更迭,其實還有一個規律。便是土地兼並的規律。

    一個新朝代建立,大多伴隨著大規模的土地重新分配,有功的士卒會得到土地,戰亂時候無地的流民會得到土地。新朝代也會製定新的土地製度,經過戰亂之後,往往都是一心想要休養生息,讓更多的百姓得到土地,讓國家收到更多的賦稅變得強大。

    但是在國家穩定之後,各種各樣的土地兼並就開始了。土地兼並的模式與賦稅是息息相關的,也伴隨這**。如曾頭市這種土地兼並的模式,便是**是主要的原因。還有比曾頭市這種勢力更加龐大的家族,兼並的土地也就更多。

    還有些朝代,文人隻要有了功名,便可免除一切徭役與稅賦。這一點也是土地兼並的重要原因。甚至會有同族之人把土地直接轉到有功名的文人名下,如此便可避稅。也有直接把土地賣給有功名的文人,得了一筆錢財之後,再以較低的傭金租賃原來的土地來耕種。

    不論哪一種兼並方法,是非法暴力還是**,亦或是故意避稅。都與權力息息相關,隻要能走通權力,就能達到避稅的目的。所以曆朝曆代,土地兼並都會發生,都會隨著時間不斷進行。

    如此也就會造成國家稅收的流失,也會造成許多百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流離失所之人,必然給國家安定帶來巨大隱患。

    一個朝代在終結之時,往往土地兼並也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明末之稅收,一年隻能收到四百多萬兩,嚴重的土地兼並便是最大的症結。

    內憂外患的原因也與土地兼並有這密切的關係。闖王李自成的口號也不過就是“迎闖王,不納糧”。李自成宣傳的政策也就是“均田地免賦稅”。有那麽多人拿著兵器跟隨李自成攻入北京,土地兼並帶來的社會問題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朝代更迭,並非誰打得過誰,誰又打不過誰。其實是一個時代社會的整體原因。

    曆朝曆代,土地兼並發展到一定地步,一定帶來社會的動亂,也就帶來了國家的更替。此乃朝代更迭的主要內部因素。吃飽穿暖的人民是不可能拿刀造反的,相反還會更加原因保家衛國,保衛自己這一份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社會工業化以後,人民的生產不再依附著耕種的土地,這種情況也就發生了極大變化。但是變相的土地兼並也會造成一些社會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也是有解決辦法的,其實百姓所追求的一切,不過就是吃飽穿暖,之後再追求一點為人的尊嚴。這些也就不再多敘。

    “伯紀,此番回滄州,我想在滄州建立一個講武學堂。”如今鄭智腦袋一刻不得閑,即便是在馬上搖頭晃腦趕路,也是在盤算著許多事情。

    “這講武學堂是。。。”李綱當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雖然顧名思義也能懂得這個東西是什麽,卻是也想不出到底這講武學堂要講些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