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圍(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7798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17

    會州新城,戰事焦灼,黨項人攻城,與以往一樣,依舊悍不畏死。即便十歲出頭的孩童,攀爬起木梯,也是奮不顧身。

    黨項與宋,結怨近百年,黨項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上陣傷亡之人,這種仇恨,已然難解難消。

    就如那十歲的孩童,拿著腰刀,冒著箭雨落石快速往城頭攀爬,也隻因為他的父親幾年前就在此地戰死。

    戰爭的悲哀!不外乎雙方世世代代互相敵視仇恨,直到一方徹底失敗,敗得家國成空,也就是仇恨的終止了。

    黨項自從建國以後,便與大宋打得不可開交,卻是也不知黨項人為何是這麽一個國家策略。黨項人不往西不往北,隻是南下與宋死磕,其中道理,真正難以理解。

    若是西夏往西開疆拓土,必然比與宋惡戰近百年要好得多,也要有收獲得多。回鶻等地,自然不是黨項對手。興許黨項一族受得漢人文明影響太多,李唐之時更是臣服於中原王朝,便是文字都是漢字的結構與筆法,心中也有了中國這麽一個概念,蠻荒之地大概是不入眼中。

    又或許,黨項戰端,也是為了疏解內部壓力,黨項雖然是拓跋部一家獨大,但是也還有其他七大部族,唯有戰爭才能團結內部,有效控製其餘七大部族。黨項拓跋皇族,後姓唐李,也是現在的嵬名。隻是這些還是不能解釋黨項人為何非要與北宋死磕,戰爭的目標有許多,北宋對於黨項來說,自然是最沒有戰略價值的目標,也是最強大的目標,亂戰這麽多年,黨項大多是得不償失的,反而越打越被動。此事原因已然成謎。

    黨項一族,也並非真的就是一族,其中大部分是各部羌人,而黨項拓跋氏,應該是鮮卑與羌人雜居的後代部族,而今這八族統稱黨項,但是西夏境內,也有漢人、回鶻人、吐蕃人、回紇人等等少數民族。

    劉法也不上城頭,隻在牆根地下落座,年紀大了,已然不能在這城牆來回上下。

    廝殺哀嚎皆入耳中,卻是不能讓這員老將皺一下眉頭,令兵在城中各處來回奔跑,稟報之語,劉法也隻是輕微點頭回應。

    十萬黨項,先是正麵強攻,第二日變成了四麵圍攻,隨後幾日皆是強攻。黨項傷亡也是慘重,卻是攻勢越發猛烈。

    劉法穩如泰山,即便高牆之內不過兩萬餘人,但是這高牆便是天塹,城內箭矢還有不少,牆頭檑木滾石也還有餘,一切都還在掌控之內。

    待得這些東西慢慢用盡,便是肉搏的開始,黨項人終歸還是要爬上城頭的。

    劉法對於這一切的節奏了然於胸,對於麾下的士卒也多有信任。

    鄭智帶兵渡過了洛水,心中一塊石頭也終於放下,渡得黃河與洛水,便隻有官道馳騁了,過得永興,便是秦鳳。

    待得兵馬重新整隊,鄭智正欲下令開拔。

    兩個斥候帶著另外兩騎飛奔而來,上前稟報:“相公,楊可世將軍已從華陰渡河了,正往北來,這兩人便是楊將軍麾下的斥候。”

    鄭智聞言,連忙問道:“楊將軍帶了多少人馬?”

    “回稟相公,將軍帶了親兵七百,一日之內可到此處。”楊可世麾下斥候答道。

    楊可世在江南剿完宣州等地的方臘餘部,剛剛北返不久,在東京聽得黨項寇邊,自請帶兵回援,家中老小皆在湟州,一路心急如焚,動作也是不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