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三十六章婦孺之輩,也來找死(感謝2016茅十八哥萬賞!)(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8518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35

    鄭智自然是不知道滄州正在發生的事情,此時正在大帳議事。一份一份的新地圖匯集而來,被鄭智稍微拚接了一下,掛在了一個木頭架子上。

    大帳之中十幾個主要軍將,還有李綱、吳用、朱武、裴宣幾人。

    鄭智盯著地圖看得片刻,開口問道:“耶律大石的問題必然是要先解決的,諸位可有良策?”

    “哥哥,此事有何為難,他在城北的營寨內,我們發兵去攻就是。”魯達開口說道。

    吳用聞言說道:“魯將軍想得太簡單了,那營寨不過就是一個住所而已,耶律大石可不會在營寨之中等我們去攻,隻要我們發兵,那幾千騎兵必然上馬遁走。待得我們攻城之時,他們必然又回來了。”

    “遁走?那便去追,把他趕出幾百裏去,再攻城之時,他就回不來了。”魯達又道。

    吳用搖搖頭又答:“魯將軍,我等騎兵盡出,也不過七千多,還有五千滄州騎兵還派不上多大用場。若是七千騎盡數都去追擊,萬一中了埋伏,或者敵軍回頭一戰,戰之而敗。此處十幾萬大軍,便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了。耶律大石更是有恃無恐,騎兵在我大營之外便可肆無忌憚。”

    吳用的話語自然是謹慎有理的,鄭智若是萬一沒有了騎兵,對陣耶律大石就完全被動了。就是撤退都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少數女真能大勝遼國大軍,就是因為遼軍撤退的時候被女真騎兵不斷追擊掩殺。

    “學究,你怎麽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還未追,你就說要敗。合著遼人的騎兵就比灑家的騎兵強不成?”魯達聞言有些不快。

    鄭智見得魯達模樣,開口說道:“大戰所謀,必然是先謀敗,再謀勝。如此才是穩妥。遼人騎兵並非有多強,但是遼人騎兵也不比我們弱。分兵犯險之事,實不可取。我們雖有十幾萬大軍,但是軍中都是沒有上過戰陣的新兵,還多有州府烏合之眾。這些步卒一定不能暴露在敵軍騎兵的馬蹄之下,否則衝陣之時,後果不可預料,萬一大規模潰敗,便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騎兵不可遠離軍陣。解決耶律大石的辦法,還要從長計議。”

    鄭智對於問題的認識顯然很深刻,雖然此時看似自己占據了優勢。但是也不能輕易懈怠。就如鄭智話語所說,一定不能讓耶律大石帶領騎兵衝擊自己步卒軍陣,這些州府之兵都靠不住,萬一在馬蹄之下大規模潰逃,必然引起嚴重的連鎖反應,怕是連滄州這些新兵都會受影響,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麵。曆史上童貫之敗,便是如此。

    耶律大石打的主意大概也就是這一點,待得鄭智攻城之時。騎兵從側翼或者後軍衝入步卒軍陣之中。

    便是此時的滄州兵,鄭智輕易也不敢讓他們直麵敵軍鐵蹄,這就是一個戰場上信心的問題,此戰勝利之後,信心建立起來了,再加上有軍將骨幹的支撐,鄭智才敢放心讓這些士卒麵對更為慘烈的軍陣。否則一旦潰敗,新練的幾萬新兵,此後再也難以派上大用場,再上陣的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怎麽保命。

    此時鄭智,看似麾下有十幾萬大軍,但是真正能依靠的,還是麾下這幾千騎士。以這個角度來說,鄭智與耶律大石,其實兵力相當。

    魯達聽得鄭智話語,麵色上好看許多,開口道:“哥哥,那個什麽耶律大石就在城北,離我們不過四五裏地,豈能讓他每日在營寨之內逍遙。”

    鄭智聞言,腦中靈光一閃,立刻說道:“魯達這句話語倒是說到點子上了,耶律大石與我們離得太近,我們一舉一動他都立刻能知曉,先把他趕遠一點再說,也好讓我們有個謀劃的空間。”

    吳用聽言,似乎明白過來,開口也道:“相公此言大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