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四十章列好戰陣,不要亂跑(又是六千,白天再碼。)(1/5)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4636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36

    “造反”二字,在童貫的人生中,是從來都不會出現的念頭,甚至想都不會去想。

    一個老太監,一輩子伺候皇族之人,造反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說,顯然是沒有一點好處的,更不會有什麽收獲,也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即便到得此時,童貫依舊沒有去想過造反的問題,還是在想著如何善後掩蓋。

    事情當真陷入了困境,對於童貫來說,這麽一個蔡攸,童貫是不可能讓他回到汴梁的。現在蔡攸回不到了汴梁了,童貫更難以向東京交代。

    癱坐了許久的童貫慢慢回過神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伸手摸了一把臉上已經粘稠的血漿,攤開一張白紙,舔了一點黑墨。

    筆懸在半空,想了許久,終於落筆而下。一張大紙,片刻之後寫得密密麻麻都是蠅頭小楷。

    楷書,其實早早就有了,漢末時候就有楷書的雛形,兩晉時候就已經較為流行了,到得隋唐,已然就是非常成熟的一種字體,公文往來之類,都有標準的楷書。所以有“唐楷”之說。

    後世多見、多聽說的一個詞是“宋楷”,其實“宋楷”與“唐楷”其實不是一類名詞。唐楷就是指唐朝的楷書。但是宋楷其實是一種統稱,是兩種字體,便是“宋體”與“楷體”。宋徽宗開始,平常文件用字,多為宋體,後來也有仿宋體。楷體就是楷體。

    時人常說秦檜發明了宋體字,這種說法並不正確。楷體本就是近千年的沿襲,不需多說。

    宋體字的來源,其實很簡單,就是印刷發展的關係,當印刷術在宋朝大範圍發展的時候,一種端正簡單大方的字體就油然而生了,也是為了方便印刷的簡單操作。因為印刷就要雕刻,不論是雕版還是活字,都是要手工雕刻的,其他字體在這種手工操作上顯然難度極大,對於工匠的要求也很高,宋體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誕生的,宋體的發明人,可以說就是那些雕刻的工匠。

    從某個角度來說,宋體也算是工業化的產物,也奠定了後世千年的慣用字體結構。秦檜所做,不過就是把早已經大規模出現的印刷體進行了一次規範而已,也就沒有了發明之說。隻能說秦檜是規範了印刷體的用字標準。

    童貫寫完書信,自己又讀了一遍,字跡並不十分工整,倒不是童貫寫不出一筆工整的字跡,而是童貫下筆之時,還是控製不住自己略微有些抖動的手。此時的字跡,也能看出童貫內心中的波瀾。

    待得墨跡幹透,童貫慢慢疊起書信,找來信封,開始用火漆印鑒密封。

    待得一切妥當,童貫坐在椅子之上,長吸幾口氣,開口喊道:“吳澤!”

    吳澤其實就在門外,童貫殺蔡攸的短刃,也是在吳澤身上拔出來的,大帳裏麵的動靜吳澤是聽得清清楚楚的,發生的事情也猜得**不離十。

    隻是吳澤心中知曉分寸,在門外一直安安靜靜,一言不發,即便驚訝得瞪大了雙眼,也沒有發出一絲響動。

    聽得童貫喚自己,吳澤連忙走近大帳,恭恭敬敬拜了下去,拜下之後,也不起身,隻待童貫吩咐。這個不起身的動作,也是在向童貫傳達一個忠心耿耿的意思。

    “多尋一些布匹來,把屍首包裹嚴實,送到涿州去交給鄭智,還有書信一封,帶到鄭智親手。”童貫開口說道。

    此時童貫心亂如麻,把屍首與書信送給鄭智,其實沒有什麽意思,便是讓鄭智看看怎麽處置。書信內容也把前因後果說得一清二楚,更把事情的嚴重性也說得清清楚楚。

    童貫此時心思不定,操作掩蓋的辦法,怎麽想都覺得不妥當。便把這件事情寄希望與鄭智身上,希望鄭智有一個兩全其美之法。

    病急要投醫,此事賦予鄭智,自然不是亂投醫,童貫此時已然沒有可以倚仗之人,唯有鄭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