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黼身在何處?(感謝泛藍ph萬賞)(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7152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42

    一  “皇帝敕曰:朕悉河北賊亂,僥幸得勢,以致汴梁危難,天下廣大,人口萬萬,短暫難救國都。狼子野心之輩,必定覆滅。朕以危難之際,圖解困之法,保社稷不失。特傳位於太子,以新皇守城,太子純善仁德,知禮知義,諸公眾誌,輔助盡心。朕欲南下,一為焚香禱告,以求上天庇佑。二為聚兵,聚天下勤王之師,百萬帶甲,再解此圍。

    擢升中書舍人吳敏為門下侍郎,擢升耿南仲為簽書樞密院事,二人輔佐新君,操辦登基事宜。太師蔡京為京城守禦使,總攬守城事宜!

    故茲詔示,想益悉知!”

    大早朝會,太監朗聲而讀,卻是不見趙佶在場。趙佶已然出南門而去,直奔亳州。

    曆史上金國第一次南下,趙佶便是這般匆匆忙忙傳下皇位,帶著蔡京童貫等人奪門而走,也還帶了童貫新組建的勝捷軍。今日卻是重演了曆史,隻是童貫蔡京並未隨行。待得金國第二次南下之時,這位純善仁德的太子不再純善仁德,把自己的父親直接軟禁了起來,所有人都不得與之見麵,便是連飯食都從孔洞之中傳遞。

    是以二帝皆在東京,被金人一網打盡。

    如今趙佶再一次把皇位傳了下去,自己跑出了東京,也不知會是一個什麽結局。

    大殿之中聖旨才剛剛讀罷,吳敏與耿南仲已然飛奔往東宮而去。

    耿南仲雖然頭前犯了錯誤,卻是也獲得了太子趙桓的諒解。耿南仲顯然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叫當初王黼勢大,也是說服了太子為自保之法。耿南仲在東宮十餘年,趙桓倒是並未真正為難於他。

    群臣從大殿直奔東宮,還有宮中太監無數,耿南仲與吳敏兩人在前。其中人心惶惶者不少,隻恨當初沒有交好這位鮮少出現的太子。耿南仲與吳敏二人心中倒是有幾分欣喜,兩人皆升了官職,又能輔助新君,不說當麵的困難,卻看未來的道路,似乎一片光明。

    眾人到得東宮,擁戴趙桓登基。

    曆史上金兵圍城之時,眾人也是這般擁戴趙桓登基,那個時候的趙桓,死活不願登基,直到哭暈過去,才被人抬上皇位。

    卻是這一次的趙桓,並未有多少抗拒,顯然在眾人心中,鄭智還算不得真正威脅江山社稷的危機,比那蠻人女真差得太遠。便是趙桓心中雖然有些擔憂,卻是也並不真的懼怕。

    一切從簡,便是祭天的典禮都被眾人延後再辦,趙桓便是如此慌慌忙忙的坐到了龍椅之上。

    坐在龍椅之上的趙桓,皺著眉頭看得左右群臣跪拜三呼萬歲,卻是忘記了一句“平身”。待得眾人跪得片刻,旁邊的太監擠眉弄眼,趙桓才開口說道:“眾卿平身!”

    眾人起身,吳敏已然進入了角色,上前開口說道:“啟奏陛下,反賊大軍已在濮陽,想來不日就會南下汴梁,還請陛下下旨,安撫城中百姓之心,組織軍民抗賊,以待太上皇率兵來援。”

    趙桓點了點頭道:“準,便由中書省擬旨,蔡太師負責操持抗賊之事。”

    耿南仲也出來開口說道:“啟奏陛下,鄭智謀反,雖然罪不可赦,卻是其中也有內情。若是能不戰而止,於國於民,皆有大益。不妨派人與之斡旋幾番,即便不成,也可拖遝一些時日,還請陛下定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