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二章拜見燕王殿下(感謝盟主烏有鄉人民幣大賞)(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7638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43

    趙桓心急如焚卻是又心亂如麻,終於感受到了一些真正的忐忑與心虛。

    人往往就是這般,不見棺材不掉淚。特別是皇帝這種職業,總是對比鮮明。一國之君,本是自帶一身的自信與自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一個皇帝,身來就是受人追捧的。就如趙佶,更有幾門絕技在手,世人罕能與之相比,更得許多讚譽。自然也就造就了一身無與倫比的自信,卻是當這份自信崩潰的時候,也會帶來最大的反差。

    這就是為何皇帝總有迷之自信的原因所在。往往人在這種情況下會少了對於自我的真正認識,更不會有反思,俗語有言,站得越高,自然也摔得越慘。

    李邦彥帶著擬好的聖旨飛奔到汴梁城下,待得騎兵從城門奔過去的時候,城門打開一條縫隙,李邦彥戰戰兢兢從城門口而出。

    便是李邦彥的車架剛剛出得城門,身後的城門“砰”的一聲立馬有關得緊緊。這一次李邦彥卻是沒有帶護衛,隻有一個趕車的車夫,卻也是知道隻要出了這城門,帶多少護衛也是沒有意義的。

    鄭智於將台之上,看得城門處出來一輛車架,抬手揮了揮,將台之下的牛大打馬飛奔而去。

    片刻之後左右來回馳騁的騎士也停了馬蹄,收了弓弩,幾千人“押送”著李邦彥的車架往陣前而回。

    到得將台,李邦彥下了車架,快步往將台而上。

    拱手拜見之後,雙手拿著聖旨,便往鄭智呈過去。

    卻是又未想到鄭智這回並不來接,而是開口說道:“便請李中書宣讀一下。”

    李邦彥隻覺得這位鄭相公真是難以捉摸,卻是也不敢多言,連忙展開了聖旨,口中讀道:“皇帝敕曰:河北東路製置使、河北西路宣撫使、金紫光祿大夫鄭智,力克遼國重兵,收複燕雲舊土,拯救燕雲之民於水火,成百年大宋之夙願,一舉滅亡敵國之契丹。居功至偉,功勳卓著,特封鄭智為燕王,管轄燕雲十六州之民眾,為朝廷永戍邊境之安寧。

    封鄭智之子鄭凱為趙王,永鎮河北東西兩路與京東四州,造福於民,安邦於世。

    為表彰鄭智之功績,引後來者為國盡忠效力之楷模。特將太上皇之女,朕之妹順德帝姬,下嫁於鄭智為妻,以示皇家之恩德,更願鄭智心中感念,世代忠良。

    故茲昭告天下,以為嘉獎之表率。”

    鄭智聽得連連點頭,臉上也泛著笑意,聽到把順德帝姬下嫁於自己為妻之時,卻是也未想到,抬頭看了看李邦彥。

    李邦彥已然讀完,腫脹的臉上擠出一點難看的笑意,口中隻道:“拜見燕王殿下,下官為了燕王封賞之事,多番走動,費盡了口舌,差點被陛下降罪,終於把燕王的差事辦妥,不知燕王殿下可還滿意?”

    鄭智自然是滿意,卻是口中也不多說,隻道:“拿過來!”

    李邦彥聞言連忙雙手呈過甚至,鄭智接過之後,又看了看,隨即卷起聖旨遞給種師中。口中說道:“如此便罷了,你回去稟明官家,便說某明日大早領兵回河北去了。遼人在草原還有殘餘,耶律延禧也還在草原之中,某明日回得河北,便入草原捉拿耶律延禧前來進獻。以謝陛下皇恩。”

    李邦彥聞言,心中忐忑一止,臉上真正浮現出一些笑意,口中連道:“皆大歡喜,皆大歡喜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