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八十四章 衣錦還鄉(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7204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46

    東京之中,一群臭皮匠言語之間,也把國家大事定奪了下來。

    趙佶接了帶兵剿賊的旨意,當真也沒有反抗,趙家的江山,麵對賊寇之事,戰線還是統一的。

    趙佶心中也願意把身邊這些正在為難的軍將留在身邊。這些軍將的為難,不過就是聽太上皇的留在亳州,還是聽新皇帝的去東京。

    便是這一道聖旨,把這些軍將的為難都解決了。

    卻是趙佶也多有失望,一個月的時間,聚了兩萬兵馬。這個大宋朝,越來越讓趙佶失望了,也讓出京之後的趙佶慢慢看清楚了自家的這個天下,與自己之前了解的完全不一樣,其中差距太大太大。汴梁的繁華,猶如夢幻一般。

    趙佶一生沒有出過汴梁,忽然出得汴梁,許多夢幻都開始破碎。便是心中才知,原來汴梁代表不了整個大宋朝。

    現實總是殘酷的,慢慢麵對現實的趙佶,心中更是難以接受。

    從最初的怒不可遏,到如今慢慢的平靜下來,便是提筆寫的詩詞,也有了一個轉變。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

    行行指月行行說。

    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

    好燈爭奈人心別。

    人前不敢分明說。

    不忍抬頭,休見舊時月。

    卻是這人心已定,性格已成。不悲國家興盛民間苦,依舊還是家長裏短月不圓。

    鄭智見得祝朝奉,兩廂對坐,促膝長談,酒茶佐飲。

    祝朝奉久久不語,鄭智之意,他心中已然明白,便是要把這獨龍崗的田地分出去,教祝朝奉如何舍得?

    “老太公,莊子裏多是姓祝的族人,田地分出,也落不到外族之手,而今老太公這一脈,將來大多為官為將。祝家子弟,也有不少在軍中效力,將來也多有軍將之身,將來也少不得發家致富,此時老太公施以恩惠,必教族人們感恩戴德,更得敬重。”鄭智慢慢說服著。

    祝朝奉聞言也是點頭,口中卻道:“老朽一輩子,也就攢下這些家業,如此給了出去,雖然能得敬重,卻是這後代子孫,怕是少了安身立命之本啊。”

    人之想法,不過就是家傳萬代,人丁興旺。無可厚非。

    “老太公,地不過死物爾,頭前所言,太公也聽得清楚。不得多久北上草原,牛羊遍地,健馬無數。太公隻要差人同行,一律低價出售。帶回河北,兩倍的價格賣出也是簡單的事情。便是太公莊子裏,還有許多作坊,製衣製瓦的便不談。卻是這製作鐵騎的作坊,官府也能許可,製作出的兵器甲胄,官府都高價收購。一年的利潤,必然比田租要多。至於子孫後代之事,讀書進學,參軍入伍。某可以保證,隻要鄭家不破敗,世世代代都有照拂。”鄭智苦口婆心慢慢勸說。

    獨龍崗上的勸說之事,自然隻是特例。河北燕雲,便再也沒有這般苦口婆心勸說的景象了。

    其他地方,皆是一隊軍將騎著健馬飛奔而至,官府公文大印之下,話語直白冷淡,便是交出地契,統計戶口,但有言語不從,立馬拿下大獄關著再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