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8324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49

    東京皇城,禦書房之中,皇帝趙桓與心腹幾人。

    耿南仲開口稟道:“陛下,折可求軍情來報,西北軍四萬人,於宛州(河南鄧州附近)之外迎擊反賊王慶部八萬大軍,大獲全勝。反賊逃入城中,折可求部正在圍城而攻。”

    趙桓聞言大喜,說道:“好,極好,速速下旨犒賞三軍。”

    未想耿南仲開口又道:“陛下,折可求奏折之中,還提及了軍中無糧之事,也無錢打造攻城器械,還請陛下定奪。”

    趙桓聞言,想也不想,開口便道:“糧餉之事,便讓折可求在京西南路自行籌措,各地府庫,當竭盡全力供應軍中所需。再命折可求速速剿滅賊寇,不可拖遝行事。”

    “遵旨。”耿南仲答得一句。

    耿南仲話語說完,李邦彥又上前說道:“陛下,而今小麥快到收獲的時節,北方河東、京畿周邊、還有京西京東幾路的田賦稅收要不得兩三個月應該也會到得東京,朝廷的度支之上也會寬裕不少。臣心中也有一些籌劃,便是這東京禁軍事宜。”

    麥子與稻子的耕種收獲季節是不一樣的,春種秋收,多說南方。小麥分春種與冬種。往最北之地,燕雲往北之地,西北大多地區,多是春小麥,便是春天播種,夏末便可收獲。

    但是華北之地以及再往南,多是冬小麥,便是冬天播種下去,到得來年的春末夏初便可收獲。

    所有河北河東山東以及京畿等地的小麥便也要到了收獲的季節了,便是鄭智的錢糧問題也能得到巨大的緩解。但是這個大宋朝的賦稅,主要也還是來自南方種稻的地域。

    趙桓聞言問道:“李卿有何籌劃,且說出來商談一番。”

    “陛下,雖然河北兩路如今賦稅皆在那鄭智手中。卻是這河東京畿,還有京東京西幾路的田賦也不可小覷,可解朝廷燃眉之急,隻要糧餉稍有富餘,東京禁軍招兵之事,軍中士卒操練之事。合該快速籌備實行。河北之事,重在禁軍,隻要重新組建十萬以上的精銳士卒,便可解決河北之事,還請陛下早做定奪。”李邦彥之語,歸根結底就是練兵。李邦彥是親眼看過鄭智麾下兵馬的,便是這份刺激,讓李邦彥對於練兵之事多有上心。

    趙桓聞言連連點頭,開口說道:“李卿所言極是,今日便下聖旨,樞密院與殿前司一道把此事安排妥當。待得秋天南方賦稅到了東京,便要著手解決河北之事。”

    幾人拱手答是,行禮之後,各自退去。

    而今的東京汴梁城,似乎失了幾分往日的神采,街上的人流都少了許多。缺糧的問題,也就導致了城內糧價大漲。高漲的糧價對於達官貴族階級來說,隻算得是小麻煩。

    但是對於廣大的底層服務業百姓來說,便是難以承受的。求生之法,唯有出城去謀生路,至少城外的村鎮中的糧食,多少也還有些富餘,價格相對來說比較公道。

    這一回東京缺糧之事,雖然沒有造成大麵積的饑荒,也給這座繁華巨大的城市蒙上了一層陰影。街麵上的小店鋪小攤位少了一大半,街道蕭條許多。便是城內挑糞之類的最下層百姓,也有許多出城或者回鄉謀了生路。

    汴梁城,似乎陷入了半癱瘓狀態。便是這個狀態,對於達官貴人來說,也能感同身受,帶來了許多不便之處。

    城市經濟,便是如此,一個城市的順暢運作,必然是所有人各司其職的結果。但凡出了某些問題,帶來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草原南方,達旦人,後來也稱克烈部。明朝稱呼的韃靼,便是由達旦這個名稱發展而來。此時達旦人占據了草原南方最好的草場,室韋人在這個時代,也有許多部落臣服於達旦部落。達旦與室韋乃並存的關係,分布在草原南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