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九十四章 淝水,一擊(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8292更新時間:2019-03-18 20:38:13

    廬州之地,自古就是戰地。這裏不遠有一條大名鼎鼎的淝水,南淝水直接就橫在廬州城南,南淝水南下,直通巢湖,巢湖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湖泊。巢湖南下,直通大江。廬州後稱合肥,其中之意,便也來自這兩條淝水交匯之意,原為合淝。

    淮西本就多山,還有巢湖為阻礙,大軍若想從淮西通南北,廬州便是險要重地,南淝水更是天然屏障。淝水之戰的中心區域離此不遠,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大名鼎鼎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這一戰也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曆史進程。

    守廬州,某種意義上也就是守南淝水。

    種師道之子種浩,新任廬州知府,從收到劉延慶大軍的消息之後,無數的衙差士卒軍漢,奔走在南淝水南岸,甚至發動許多百姓,把一艘一艘大小的船隻收攏起來,全部往北岸運去。如此便是斷絕南岸渡河之法。

    淮南淮西與江南兩浙,雖然水係發達,河湖密布。卻是在沒有真正大規模水師的時代,從來都不能真正進行大軍的長途運送。大軍南北而行,終究還是遇小河架橋,遇大河搜集船隻,無數次往來運送。

    交通工具,往往決定了戰爭的形勢,若是劉延慶真正有大批量的水師,完全可以從大江入巢湖,從巢湖直入南淝水,於巢湖北岸登陸,以路陸直撲廬州城。如此這廬州城便真隻有據城堅守了。

    也是因為有這條南淝水,有這麽一個偌大的巢湖,種浩與種洌,方才會想著以一千精銳,帶著衙差與一些軍漢,加上當地百姓來把守廬州要道,以待援軍來救。

    這也是曆史上淝水之戰,苻堅會以十倍於敵的軍力從北而來,還是兵敗的原因之一。從北而來的苻堅幾十上百萬大軍,在淮水與淝水之前,實在是束手無策。

    一場大會戰都在河水麵前束手無策。劉延慶一萬五千人而來,這巢湖與南淝水之前,沒有了船隻,顯然也將是寸步難行。

    往西去壽州,便是另外一條淝水在前,乃是北淝水。情況也是一樣的,此時壽州知府種溪,便也在收攏所有的民間船隻。

    種家子弟,於戰陣之上,當真不負祖輩盛名。

    東京城內,萬餘軍漢,已然也在整裝待發,種師中親自披掛上陣,領兵南下,馳援淮西。

    種師中更是一人帶著千餘騎兵率先出發,身後萬餘人次日大早才整體開拔。這種家的名聲,如今便也隻有種師中帶著這些後輩支撐了。子侄皆在前線,無兵無將,可見種師中心中的急切。

    大軍出發之後,過得三日。東京城忽然與之前有些不一樣了。

    大早而起,一隊一隊到城門之地換防的士卒,甲胄鮮亮,旌旗都多了不少。城內軍營之中已然空無一人,城中倒是出現了一隊一隊軍容整齊的士卒在來回奔跑。

    趙佶大早而起,便也發現了這深宮之中的軍漢也有些不一樣了,水井之處,皆是打水擦洗甲胄刀槍的士卒。

    有陽光的地方,都有士卒在晾曬著自己的甲胄。

    趙佶拿著長刀,一邊四處觀看,一邊揮舞著長刀,練習著劈砍。

    旁邊不遠一個軍將,正在附近尋著什麽東西,尋得片刻沒有尋到,便見那軍將走近正在練刀的趙佶,恭敬作揖之後開口問道:“陛下,末將想在這宮內尋個磨刀之物,不知哪裏可以尋到?還望陛下指點。”

    磨刀之物,自然是磨刀石。能磨刀的石頭,要求極高。有粗磨之石,也有細磨之石。粗磨之石還好說,細磨之石便是要構成石頭的顆粒物極其細膩,才能真正磨出鋒利的兵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