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1/4)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1720更新時間:2019-03-18 20:38:15

    新朝建元十一年,舊朝滅亡十四年。

    皇帝祭天,龍虎山乃天下道教正統,張姓天師幾十代傳承到今。龍虎山五大天師齊聚河間。

    鄭智對於道家,從來都有好感,這是一種情懷。卻非趙佶那般迷信道教。真正的道家,無為中正平和,才是本質。

    鄭智自然是不信那些六丁六甲之類的**的,卻是這祭天之事,華夏正統,從巫祝開始,到道家之人,這是少不了的程序。這個時期,也是全真道開始的時候,龍虎山卻還是道教之祖。

    大夏新朝,改元章武,章武元年,西曆一一三九年。西遼康國六年。

    大戰已然開始。

    春,魯達隨帝國第三、第四、第五水師,大小戰船兩百一十八艘南下。與南海普利安哥登陸,抓捕奴隸開始於海邊良港鑄城。

    普利安哥,乃高棉之語。後來此地稱之為西貢,乃西來進貢之意。最後來,此地稱之為胡誌明市。越南之地也。

    魯達就在此處,並未繼續隨水師往前。而是帶領四千鐵甲開始經營此處,鑄造大城,安裝火炮。也與當地土著之國交戰幾番,才徹底占得海港之後的大片地盤。命名南海城。

    水師分道,第三水師繼續南下,往群島之地而去,第四第五水師繼續入馬六甲海峽,沿著海峽登陸幾處據點,其中最重要的一處蒲羅中,也在開始鑄造大城。便是後來的新加坡,扼守水道咽喉。命名水關城。

    出得馬六甲,便是印度洋,迎麵又是一片不小群島,城池堡寨,一個一個。這才是海道的根基所在。

    水師之後,便是更多的商船,商船而來,運送少許貨物,主要是載人跟隨水師,船內之人,便是一個個鐵甲軍漢。

    印度洋,可去中亞中東,甚至可去歐洲。橫渡便是黑人之地。越過黑人之地,乃大西洋,再橫渡又是那片廣闊無垠的美洲之地。往北去,就是歐洲的出海口。

    這個世界,走在路上,廣闊無垠。走在時間上,不過就是這麽一周。

    若是海路成熟,即便是帆船環球一周,也不過一兩年時間即可。若是海道不成熟,三年也不在話下。若是有機械動力的船隻,那麽這個世界,從此咫尺天涯。

    章武元年,夏。

    虎思斡耳朵也炎熱起來,再也不是那等嚴寒。

    虎思斡耳朵的城池,再也不似中原的城池模樣,有高聳的角樓,尖尖的建築之頂。外城城牆甚至比中原一般的城池還要高聳,內城完全就是波斯人的建築風格。

    城池並不廣闊。卻是一座堅城,華夏自古不把其他地方的人民當回事。但是曆史上的事實,這個世界,也還有幾個璀璨的文明,在某種程度,某個時間段,並不比華夏文明差上分毫。

    虎思斡耳朵這個名字,卻不是中亞之地的詞匯,而是帶著濃濃的大興安嶺地區的文化。

    斡耳朵,乃是大興安嶺地區民族的詞匯,契丹人這麽用,女真人也這麽用,甚至大興安嶺西邊的蒙古人也有這個詞匯。滿語之中也有。

    意思大概宮帳、宮殿、亭子。

    包括後世鄂爾多斯市的名字,也與這個詞匯有關係。鄂爾多,就是斡耳朵。

    虎思,就是有力量的意思。虎思斡耳朵,就是有力量的宮殿。

    十幾萬大夏之軍,終於圍困了這座有力量的宮殿,契丹人有力量的宮殿。

    耶律大石站在城頭之上,年不過四十有四。穿著還有中原漢人的習慣。城內七八萬中亞各族之兵,皆在耶律大石麾下效死。

    “尊敬的國王陛下,聽聞大夏國之太子也在軍中。”一個明顯不同於東亞人麵孔的塔剌思人恭恭敬敬站在耶律大石的身後,開口說著蹩腳的契丹之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