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章 二爺雅間裏的熱鬧(2/4)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3676更新時間:2019-03-18 20:38:21

    少年對於詩會也是見識多了,絲毫不怯場。隻是對於今日詩會的人,大多不熟。落座在靠後的桌案上,便也沒有了推杯換盞,少飲了幾杯,聽著同鄉給他介紹著那左邊第一間廂房的事情,那京城中鄭二爺的傳。

    唱罷曲子,便等新詞,楊大家有禮有節,向在場眾人邀約詞作。

    周度文兩杯酒下肚,心情不錯,提筆就寫:征騎初停,酒行莫放離歌舉。柳汀蓮浦。看盡江南路。苦恨斜陽,冉冉催人去。空回顧。淡煙橫素。不見揚鞭處。

    《點絳唇》這個詞牌,便是所有詞牌了比較短的,便也是周度文興致所致,就這麽幾語而出。詞意戰陣,征途。周度文見多了戰陣之後,便也經常寫一些關於戰陣的詞句,當年大軍南下,狂追舊朝皇帝幾千裏,直追入海,今日雖然來得晚了,隻聽得半曲鄭智的摸魚兒,昔日光景,已然曆曆在目。

    年紀慢慢大了些,終歸是多愁善感了些。雖然寫戰陣,卻還是讓周度文寫出了婉約之感。

    廝從麵對舞台的窗口接過周度文之作,傳上台去,並無落款。楊大家早已從麵對自己的窗口認出了詞作之人,舞台上也隻能直接看到左右第一間的兩個雅間窗戶,便也知道周先生向來低調,便也不介紹是哪位的大作,也就不出幾語感謝。

    雖然上台來的詞作不少,但是周度文這曲,自然是要先唱的。

    此曲唱出,眾人還在猜測是誰寫得此曲,連個介紹都沒有。

    卻聽得左邊第一間裏,傳來一聲喝彩:“好,好詞!空回顧,不見揚鞭處。便是道盡萬裏征人思鄉愁。”

    這一句話,聲音極大,若洪鍾一般,不似文人那般自持身份的話語格調,文人大多不會這般大喊大叫,聲音即便大一些,也當有個格調,突然這般大喊,十足有些失禮。出言之人,便是趙王鄭凱,也是不遠之後的東宮太子鄭凱。

    唯有征人,方才懂得征人。一去萬裏黃沙地,回顧是空茫茫,揚鞭之處,便也不見。一別經年,舉杯對月,聽不得半點離歌。戰陣烽煙,卻又催人更遠去。

    周度文聞言淺淺一笑,知己爾,當再飲一杯。

    在場眾人聞聲皆是麵色一愣,待得尋到聲音來處。大多皺了皺眉頭,便是想著為何鄭二爺房中,有這麽幸運的愣頭青。

    楊大家還在翻著傳上來的七八張紙,翻來翻去,又選了一曲,起身一福,笑意盈盈:“奴家多謝越州山陰陸遊不棄,一曲《卜算子》,詠梅之作,實數上成。再謝,請諸位才子品鑒。”

    完之後,又是一福,方才落座撫琴,口中咿呀:“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陸遊便是之前那個因為同鄉照顧,才能進到這裏的江南少年,越州山陰人士(紹興)。此時名聲不顯,表字都未有,便是初出茅廬。陸遊其人,文風絕頂,更是忠心愛國之輩,還是那主戰有風骨之人,便是那老來寫就的一句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後世大名,千年不止。隻是這大夏已起,這一句再也出不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