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痛失忠臣(1/3)

作者:李子謝謝字數:7198更新時間:2021-03-22 00:22:37

    更正一下:本文朝代由大夏改為大周。

    (烽火戲諸侯是西周的故事,不是夏朝)

    ……

    ……

    尚書左仆射梁國公王橋府上。

    前廳此時氣氛凝肅。

    兩鬢已經有了些許白霜的王橋看著正值壯年的將作少匠閆讓,一時驚呆得說不出話來。

    就在剛剛,閆讓給他帶來了一個駭人的消息:吏部尚書戴榮一個時辰前,在家中病故了。

    閆讓向王橋報了喪後,心頭也是沉甸甸壓了塊石頭般,半晌說不出話,王橋命人端上來的上品香茶也無心喝了。

    “戴尚書府裏應是已經派人去宮裏向皇上報喪了,隻是……”閆讓有些為難,說道,“戴尚書生前生活是出了名的簡樸,尚書府裏也沒有個象樣的正屋,隻怕家中舉喪會連個祭祀的地方都沒有。”

    而此刻,內朝的兩儀殿內,皇帝也已經接到了這個消息,也同樣為戴尚書府中簡陋,恐無祭奠的場所為難。

    “朕當年打算重修洛陽宮,戴榮就進諫說,此前已經重修了九成宮,關中、河西又都在增置軍隊,壯丁已被役使殆盡,導致民間人口短缺,壯丁所剩不多,如果重修洛陽宮,又讓百姓家中的重勞力服役,勢必使百姓一整個家庭全都廢於農事,就算老百姓家中的老弱婦孺全都拚力勞作,也難以維持生計,屆時勢必會引起百姓的怨恨。”

    皇帝娓娓道來,一聲歎息:“戴榮與朕並無骨肉之親,他能忠直體國,知無不言,赤誠之心天地可鑒。他勸朕節儉自律,他自己也是率先奉行勤儉節約的風氣,隻有他自己也這麽做了,他的進言,朕才會聽。朕痛失如此忠臣,如斷臂膀,實是大周的損失。”

    見皇帝長籲短歎,悲痛不已,殿內站著的左武侯大將軍周昌和禮部侍郎魏賓齊聲道:“皇上請節哀。”

    皇帝情緒激動,哪裏能節哀得了?他紅著眼眶說道:“戴榮生前,朕進封他的官爵,就是要酬報他的一片赤誠之心,卻沒想到他潔身自好,勤儉節約,身後竟連一處祭奠的宅子都沒有,是朕對不起他啊!”

    皇帝說著,向周國舅投來一道紅紅的目光,讓周國舅不由一凜。

    “命官府為戴榮設立廟宇,以供治喪祭奠之用,這事就交給你吧,輔機。”

    周昌不敢有違,拱手說:“微臣遵旨。”

    周昌與戴尚書實際上有過一段過節:

    大周衛禁律規定,官員在進入東上閣時必須解下佩刀,而周昌有一次卻違犯了衛禁律,佩刀進入了東上閣。負責此案的官員判定監門校尉失職,罪當處死,而周昌誤帶佩刀入宮,卻隻罰銅二十斤。

    戴尚書對這樣的判決提出疑義,稱監門校尉沒有察覺周昌佩刀入內,與周昌忘記解下佩刀進入東上閣,都屬於一時疏忽。如果一個判處死刑,另一個卻隻罰銅二十斤,恐怕有失公允。

    戴尚書又說,當然了,周昌對大周的功勞眾所周知,如果皇帝要念及周昌有功而從輕處置,那也是律法管不著的事情。

    此言一出,皇帝便道:“法律乃是天下共同遵守的,怎能因為周輔機是皇親國戚而不執行?”乃命重新議罪。

    最後在戴榮的聲援下,皇帝免除了監門校尉的死罪,卻也因此讓周昌心裏有了芥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