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2章 改變(1/2)

作者:野禪狐字數:7572更新時間:2019-03-19 06:28:26

    很顯然,太祖皇帝是玩弄這一套規則的高手。

    唐先行租庸調製,至安史之亂後、德宗中興之治時,由楊炎提出兩稅法,改變以往按照人丁征稅的方法,改為按照每戶財產多寡征稅,取消以往以實物為稅的方法,一年征收兩次,是為兩稅法。

    兩稅法算得上是稅製的創新,也算是應對唐末土地兼並劇烈增長的良策,同時大大增加了國庫收入,隻可惜兩稅法因為是以依貧富為標準征稅,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地主貴族的激烈反對,施行不過三十餘年便不了了之。

    太祖皇帝所取的恰恰是兩稅法。

    不過,與唐朝不同的是,大齊朝兩稅法雖然也是按照貧富等級征稅,可卻不同於唐朝的一刀切,稅率同樣是按照等級劃分,並且有最低征收標準,與現代社會施行的按照不同工資標準征收不同稅率的方式基本上異曲同工。

    如此稅製下,窮人不至因稅收而活不下去,富人也不至因大部分所得被朝廷征收而怨聲載道。

    這套稅製收效不錯,隻是隨著一代代皇帝更迭,一個朝廷走向腐朽和落敗已是必然趨勢,大齊同樣是如此。

    從陸昀那裏取來的資料來看,富戶謊報田畝、甚至是分攤田畝數至佃農身上在有些地區已成普遍的趨勢。

    因有最低征收標準在,佃農手上分攤出的田畝有的未達數目,有的雖達到了、但稅率相較大畝數額的稅率而言卻低上許多,如此一來,征收的賦稅就要少上許多。

    這就必然形成巨大的稅收漏洞,這漏洞從何處填補?無他,還是出在普通農身上。

    其中又數佃農最慘,沒有土地自主權,全副身家都係在地主身上,雖吃虧卻也隻能按下,不然一家老要怎麽租地供活?

    如此一來,發展到如今,這土地稅製雖明麵上還是兩稅法,卻已經變質許多,農民仍舊是被宰割的存在。

    官員、高階統治者對此也是樂見的,因為相較於貧農而言,他們同屬於地主階層,也是既得利益獲得者,沒理由不維護原有稅法。

    隻是這種狀況,現今太平盛世時看著沒什麽大問題,一旦到了大廈傾頹、朝廷搖搖欲墜之時,賦稅漏洞便會成為最致命的打擊。

    鑒於此,陸爍仔細糾結了好一番,決定還是要對此進行修補一番。

    曆史上的變革者,少有結局美好的。

    陸爍沒有太大的雄心壯誌,可是麵臨與國家、民眾關係最為密切的賦稅弊端,他飽讀聖賢書多年,又有現代觀念在,卻實在無法坐視不管。

    借著修典將自己的想法上呈上去,倒也不失為一種最為溫和的方法。

    隻因修典不算正式的諫言,最多算是秉明個人看法,采不采用全看上位者。

    不過陸爍很有信心,他覺得若他真的對這套由太祖親自製定、曆時多年未曾變過的稅法做出變動,惠崇帝即便不按照他的方法去做改革,必然也會對現今的賦稅弊端加以重視,這已然是一種進步和超越了。

    想明白此事,陸爍也不耽擱,飽蘸墨水,手下不停繼續寫了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