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五六章 進擊的忽必烈(2/3)

作者:木允鋒字數:6502更新時間:2021-05-02 03:34:45

    更何況造大炮得要銅,而銅對他來說至今還是很寶貴的,整個大宋都缺少這種流通貨幣,在有多餘的銅之前就拿來造大炮還是過於奢侈了,至於火繩槍沒多大意思,楊豐準備過些年直接進化到燧發槍。

    總之大宋進入和平發展的時代。

    宋元之間的和平狀態,一直維持了整整二十年。

    而這期間忽必烈一直向西擴張。

    他和旭烈兀結成了同盟,伊爾汗國作為他的屬國,在旭烈兀死後其繼承人阿八哈接受忽必烈的敕封,並且合作擊敗了試圖染指察哈台汗國的別兒哥,後者是拔都的弟弟,術赤係和拖雷係的圍繞察哈台汗國的控製權展開持續多年的戰爭。而窩闊台係的海都支持術赤係,包括被忽必烈擊敗的阿裏不哥,但最終結果依然是術赤係失敗,金帳汗國暫時退出了對察哈台汗國的爭奪,海都以承認忽必烈的大汗地位做交換,和察哈台汗國的八剌一樣成為忽必烈的藩屬,阿裏不哥病死,金帳汗國的忙哥帖木兒也象征性承認了忽必烈的大汗地位。

    蒙古各部的內戰就這樣結束。

    而忽必烈終於得到了蒙古各部共主的身份。

    雖然隻是象征性的。

    而在結束內戰之後,元,伊兒汗國,察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組成的聯軍緊接著從阿富汗南下攻入德裏蘇丹國,之前擊敗過一次蒙古軍的德裏蘇丹國這一次沒擋住蒙古鐵騎,畢竟之前他們不過打敗了一支偏師,而這一次是蒙古各部的精銳。

    察哈台汗國可汗八剌率領的十萬聯軍橫掃印度河流域。

    德裏蘇丹國以象陣與蒙古軍決戰於旁遮普,但卻被隨行的元軍以火藥炸開了象陣,德裏蘇丹國二十萬大軍崩潰,蒙古聯軍追殺並攻破德裏,然後血洗這座城市。盡管因為距離關係無法控製,再加上德裏蘇丹國從東部和南部調集的軍隊陸續到達,最後八剌的大軍仍然不得不撤回河中,但在德裏城內洗劫的無數財寶,依然讓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好事的蒙古各部陷入一片亢奮中,傳說中印度的富庶已經被證實。在此後的很長時間裏,伊爾汗國和察哈台汗國及窩闊台汗國的聯軍,不斷一次次通過阿富汗這條戰略通道南下打草穀,恒河的血就這樣不斷地流淌,甚至察哈台汗國還完全控製了印度河上遊,也就是白沙瓦一帶。

    蒙古人的入侵使得德裏蘇丹國和大宋成為天然的盟友。

    而那一艘艘不斷下水的新式商船,也使得兩國之間有了穩定而可靠的連接,為了大宋女皇承諾的,一旦擁有足夠騎兵,就從東方向蒙古人進攻以緩解德裏蘇丹國麵臨的壓力,後者對大宋商人在自己境內采購馬瓦裏馬大開綠燈。這種絲毫不遜於阿拉伯馬的優秀戰馬源源不斷到達河北和四川的軍馬場,再加上楊豐之前從河北獲得的阿拉伯馬甚至歐洲馬,宋軍終於徹底擺脫了缺少戰馬的尷尬局麵,而且他們還有了遠超蒙古人的高檔戰馬。

    不僅僅是馬瓦裏馬,楊豐也同樣在采購阿拉伯馬,他甚至為運輸馬匹專門製造了特種的商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