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18章 運氣好(3/3)

作者:鯰魚頭字數:6820更新時間:2019-11-15 07:46:42

    保護傘公司的這一行為,終於受到奧斯曼帝國和凱加王國的注意。

    可是讓人無語的是,奧斯曼帝國和凱加王國雖然注意到保護傘公司的行為,但是卻沒有能力對保護傘公司進行限製。

    愷加王朝其實就是伊朗,兩年前,英國和俄羅斯兩國通過談判劃分了在愷加王國的勢力範圍,愷加王國的北部屬於俄羅斯帝國,南部屬於英國,中部為緩衝區。

    之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逼迫凱加王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所以到1909年,凱加王國雖然名義上仍是“獨立“國家,但實際上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態。

    這種情況下,愷加王國雖然注意到保護傘公司的勢力範圍在擴張,但是因為伊麗莎白港周圍都是沙漠,所以愷加王國也真的沒有多在意。

    至於奧斯曼帝國,他們隻是發表了一則不疼不癢的聲明,強調伊麗莎白港依然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起來讓人無語,就連奧斯曼帝國現在的官方文件,也開始使用伊麗莎白港這個名字。

    羅克對這個情況當然就是喜聞樂見,對於奧斯曼帝國的聲明,羅克也沒有多在意,幹脆授意克裏斯蒂安去奧斯曼帝國活動下,如果英鎊搞不定,那就再加上蘭特,反正奧斯曼帝國也存在不了多長時間,另一個時空在1922年,奧斯曼帝國最終滅亡。

    來自科威特的石油,給尼亞薩蘭的經濟帶來了嶄新的活力,之前南部非洲的石油價格一度飆升到一英鎊一桶,和歐洲價格相比幾乎高出一倍。

    相對來,科威特的石油價格就非常低廉,每一桶的成本僅僅隻有一個先令,還大多都是運輸費用,不過短時間內南部非洲的石油價格也不會快速下降,畢竟科威特的石油要達到一定規模,也需要一個過程。

    其實現在科威特的石油產量已經不了,如果按照二十一世紀的標準計算,第一口油井的日產量達到2.5萬噸,如果按照這個數值計算,即便是這一口油井,每開采出來的石油,也足夠滿足整個南部非洲的需求。

    所以羅克根本沒有擴大產量的打算,反正羅克也不靠這個賺錢,伊麗莎白港石油的日產量,完全就取決於南部非洲對石油的需求量,用多少采多少,多一點也不浪費。

    這種行為,當然又招致魯道夫·狄賽爾的反對。

    魯道夫·狄賽爾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汽油的價格下降,那麽會更有利於尼亞薩蘭汽車廠的發展,汽車的增多,反過來又會增加對石油的需求,所以這兩方麵是相輔相成的。

    羅克也確實考慮過這個問題,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羅克不準備擴大伊麗莎白港的石油產量,這會導致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在奧斯曼帝國滅亡之前,羅克都不會主動暴露伊麗莎白港的石油儲量。

    心駛得萬年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