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40章 華工(3/3)

作者:鯰魚頭字數:6646更新時間:2020-05-12 19:42:33

    現在看起來合同還有點約束力,不過隨著戰爭的進行,合同的約束力在逐漸減少。

    以法屬東印度的勞工為例,最初法國政府承諾的也是不抽調勞工參軍。

    結果東印度工人來到法國之後,在工廠裏每要工作11個時,每個月隻能休息一,繁重的工作讓工人疲憊不堪,為了擺脫工廠的環境,很多東印度工人自願參軍,有大約百分之三的東印度人在戰爭期間犧牲。

    伊恩·漢密爾頓的反對無法改變羅磕決定,從踏上塞浦路斯的第一起,這些勞工的命運就被改變。

    勞工們也確實是對塞浦路斯的一切感到新鮮。

    雖然世界大戰期間整個歐洲的物價都在飛漲,但是在塞浦路斯,物資還是相對豐富的,勞工的飲食標準還不錯,土豆管夠是基礎,勞工每一餐中還包括麵包、水果和肉,這些肉並不一定是牛肉,也可能是雞肉、豬肉或者其他肉,不管什麽肉,對於勞工來都不可思議。

    東方的華人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刻,推翻清政府並沒有讓他們的生活好起來,反而因為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平民別肉,連飯都吃不飽,去年遠東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內陸地區有數十萬人死於饑餓和疾病,易子而食不是文學誇張,而是正在發生的慘劇,悲慘程度難以用筆墨描述。

    華裔勞工來到塞浦路斯的第一個晚上,晚飯的主食是不限量的牛肉燉土豆,餐後水果是一個蘋果和兩個香蕉,如果有人願意剃掉辮子,那麽就能得到一身新衣服作為獎勵,衣服的質地不算好,最普通的牛仔布或者帆布,但是做工還算不錯,而且牢固耐穿,在南部非洲很受歡迎。

    至於悶不悶?

    抱歉,這是有選擇的情況下才有資格考慮的問題。

    第一批抵達塞浦路斯的六千名工人中,有近四千缺晚上就選擇剪掉辮子,剩餘的工人在隨後的幾內也做出同樣選擇,他們被安排在港口和尼科尼亞當建築工人,為遠征軍傷兵修建醫院和營房,遠征軍對於房屋的要求標準之高,同樣讓華裔工人們吃驚。

    很多華裔工人在家鄉,連一棟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屋都沒有,即便有,也是用土坯砌牆,茅草蓋頂做成的茅草房,羅克將地中海遠征軍司令部放在塞浦路斯之後,尼科尼亞舊城區全部被推平,新建的住宅是南部非洲前幾年最流行的木板房,這些房屋的主體結構都是使用木材,防火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在南部非洲,越來越多的木板房換成磚石結構的永固建築,但是在塞浦路斯,結構簡單造型別致顏色鮮豔的各種木板房就成為最佳選擇。

    別管這些木板搭建的房子能用多少年,先把地方占下來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