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450 搭不上話(2/3)

作者:鯰魚頭字數:6556更新時間:2021-02-23 07:48:27

    迪亞士州分割之後,鯨灣成為迪亞士州的首府,州長亞曆山大·盧卡斯今年五十五歲,在南部非洲出生,曾在聯邦政府和迪亞士州任職,執政經驗豐富,為人親和低調,在迪亞士州的支持率很高。

    盧卡斯也是自由黨成員,對羅克這個自由黨“在野黨魁”非常尊重,雖然羅克一天黨魁都沒當過,他這個“在野黨魁”也是實至名歸。

    “迪亞士州現在發展勢頭很好,現在已經成為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尼亞薩蘭不想要的高汙染企業都可以搬到鯨灣來,我保證鯨灣會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盧卡斯最新春風得意,法瓦爾特鋼鐵集團搬遷到迪亞士州之後,迪亞士州的經濟直接拔上來一大截,真香!

    “高汙染企業不會因為搬遷到鯨灣就安全環保,環境保護工作還是要做好。”羅克不管這些事,企業要搬到哪兒,那是企業負責人的事,跟羅克沒關係。

    反正法瓦爾特鋼鐵集團搬到迪亞士州,該繳給聯邦政府的稅也一分不少,法瓦爾特鋼鐵集團的利潤反而更多,既然盧卡斯不在乎環境汙染,那羅克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和德蘭士瓦相比,法瓦爾特鋼鐵集團搬到迪亞士州之後,企業的成本更低,獲取原材料也更便利,好處還是很多的。

    鯨灣對麵就是南美,法瓦爾特鋼鐵集團搬到鯨灣之後,南美的原材料不需要鐵路運輸,在鯨灣當地直接加工,大大節省了運輸費用。

    從南美抵達鯨灣的,不僅僅是原材料,還有南美的廉價工人。

    不了解都不知道,其實南美的人工成本,比非洲人也高不了多少,關鍵是南美獨立這些年,教育水平比南部非洲之外的非洲還是好一點,工人的素質也更高,更有利於節約成本。

    “沒關係,法瓦爾特鋼鐵集團的廠區又不在鯨灣市中心,這是經濟發展的必要階段。”盧卡斯也是沒辦法,1925年的當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可兼得,相比之下迪亞士州還是更喜歡蘭特。

    當然辦法也不是沒有,分拆之後的迪亞士州麵積大約36萬平方公裏,為了吸引法瓦爾特鋼鐵集團,迪亞士州除了鯨灣周邊之外,讓法瓦爾特鋼鐵集團隨便挑。

    於是法瓦爾特鋼鐵集團選擇了距離鯨灣大約120公裏的迪亞士州南部修建新的鋼鐵城,迪亞士州州政府全力協助,不惜為法瓦爾特鋼鐵集團修建了人工港口和發電站,滿足法瓦爾特鋼鐵集團的所有要求。

    一個很神奇的事實,南部非洲聯邦政府成立之前,大西洋沿岸除了鯨灣、羅安達之外,嚴重缺乏自然條件良好的天然港口,這一度讓殖民西南非洲的德國人束手無策,甚至要通過葡屬西非運輸大宗物資。

    當時的整個西南非洲,隻有鯨灣一個天然良港,而鯨灣又是英國殖民地,這就能解釋德國人為什麽這麽恨英國人,雖然這不是德國人恨英國人的全部原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