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83 關鍵還是整合(2/3)

作者:鯰魚頭字數:6676更新時間:2021-06-13 07:26:46

    所以就算戰列艦即將被淘汰,也依然有存在的價值,就算拿來耀武揚威也好。

    “那什麽時候能建成?”傑克遜·馬歇爾無所謂,內心其實也有點小期待。

    “基欽鈉”級戰列艦按照南部非洲海軍的計劃總計要建四艘,建成之後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大西洋艦隊和印度洋艦隊各兩艘,到時候弄一艘來當旗艦也不錯。

    “嗬嗬,五年內沒希望。”巴頓苦笑,戰列艦不是航母,南部非洲建造“馬達加斯加”級航母已經很熟練了,一年多就能建成,抓點緊一年內也有希望。

    戰列艦嗎,單單是設計,估計兩年內都不一定能完成,畢竟南部非洲從來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對於戰列艦,南部非洲的經驗僅限於對法國那四艘“諾曼底”級戰列艦的改造,而且當時是依靠英國技術人員和法國技術人員的幫助,南部非洲才有能力對“諾曼底”級戰列艦進行改造,如果隻憑借南部非洲的能力,根本無法做到。

    更何況那都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這十年期間,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都已經發展了三代,海軍方麵也一樣。

    以南部非洲現在的技術水平,造出來的戰列艦,估計都幹不過法國人的“黎塞留”。

    當然法國人也別驕傲,“黎塞留”用的380毫米口徑M1935什麽都好,可是會炸膛——

    這又是法國人的騷操作,為了增加穿甲彈的殺傷力,法國人別出心裁的在炮彈上布置了四個氣腔,這四個氣腔可以裝載毒氣彈,在擊穿外層裝甲被帽脫落後會釋放出毒氣以殺傷敵艦人員。

    這個設計的初衷當然是好的,不過就因為這四個氣腔,穿甲彈在發射時外界的高壓氣體可能由此破壞炮彈,後果就是炸膛。

    1940年9月24日的達喀爾之戰中,“黎塞留”號就因氣腔問題導致當時隻能使用的2號炮塔發生炸膛事故,2門火炮因此報廢。

    法國人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很奇葩,後來是用水泥把氣腔堵住,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南部非洲肯定不會犯這種錯誤,在此之前,南部非洲根本就沒有製造406毫米口徑艦炮的經驗,所以能順利把艦炮造出來就謝天謝地了。

    當然對法國人黑歸黑,單就穿甲能力來說,法國人的設計是成功的。

    “那我們還是別指望了——”傑克遜·馬歇爾馬上就變臉,戰列艦什麽的果然不如航母。

    就在傑克遜·馬歇爾辦公室外不遠處的造船廠內,為印度洋艦隊新建的航空母艦已經下水,正在進行各種設備的安裝。

    現在的“馬達加斯加”級航空母艦,外表看上去跟“伊麗莎白”級航空母艦差不多,實際上已經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型號。

    最大的不同是雷達。

    這裏又必須感謝尼古拉·特斯拉的貢獻。

    隨著對尼古拉·特斯拉了解到增加,羅克現在越來越傾向於相信,尼古拉·特斯拉根本就不是什麽發明家,而是一個工程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