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155 海戰可以輸,俾斯麥必須死(3/4)

作者:鯰魚頭字數:9226更新時間:2021-12-24 07:16:33

    這個時空南部非洲橫空出世,跟歐洲國家的關係,比美國跟歐洲國家的關係更好,英法有了更好的選擇,美國人被冷落很正常。

    別忘了一直以來,歐洲國家對美國人態度。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有會去主動討好一個由罪犯和流浪漢組成的國家呢。

    “亞洲怎麽辦——我們應該主動進攻。”阿爾文對亞洲還是念念不忘。

    南部非洲參戰後,阿爾文重回軍中,在印度洋戰區服役。

    南部非洲在歐洲就算不夠積極,閃光點還是有的,隻要出手必有收獲。

    在亞洲,南部非洲都不能用“不夠積極”來形容,而是毫無作為,徹底躺平。

    這就讓阿爾文很不甘心。

    明明印度洋艦隊和第四集團軍擁有強大實力,分分鍾可以把加入維希法國的法屬印度支那推平,羅克卻命令安琪維持防線,不許主動出擊,這讓阿爾文很失望。

    “還不到時間——如果你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獲,就必須保持耐心。”羅克不著急,日本聯合艦隊時刻防備著印度洋艦隊的進攻,拉上美國人一起欺負日本人,才是羅克的目的。

    說白了還是利益。

    世界大戰如火如荼,南部非洲試圖漁翁得利,美國人也在蠢蠢欲動。

    羅克現在最擔心的是南部非洲主動出擊,最後卻讓美國人撿便宜。

    所以一定要把美國人拖下水。

    其實也快了。

    現在全世界還沒有參戰的大國,一個是俄羅斯,一個是美國。

    德國進攻俄羅斯在即,美國人也別想獨善其身。

    和德國即將進攻俄羅斯相比,羅克更關心的是突入大西洋,擊沉“胡德”號之後不知所蹤的“俾斯麥”號戰列艦。

    1936年,德國決定建造“俾斯麥”號戰列艦。

    當時英國曾要求德國將“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排水量限製在35000噸,這個要求被小胡子以德國不是《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簽字國為由拒絕。

    建成之後的“俾斯麥”,艦長241.55米,艦寬36米,最大吃水9.99米,標準排水量41637噸,滿載排水量50300噸,最高航速30.12節,最大續航力8500海裏,艦上裝備8門380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和36門機關炮,是時下各國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

    “俾斯麥”號戰列艦擁有世界上所有戰列艦中最強大的防護能力,同時30節的航速,使“俾斯麥”號戰列艦同樣成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戰列艦之一。

    血厚,跑得又快,能得到過“俾斯麥”的追不上它,比它快的又打不過它,所以“俾斯麥”自從建成那天起,就成為皇家海軍的心腹大患。

    歐戰爆發後,“俾斯麥”號一直留在波羅的海的軍港裏,沒有執行任務。

    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戰列艦,總是停在軍港裏也不行。

    地中海艦隊和塞浦路斯分艦隊聯合襲擊拉斯佩齊亞軍港之後,為了襲擊盟軍航道,迫使盟軍派出更多軍艦護航,以及平衡地中海和北非的實力,“俾斯麥”號終於主動出擊,突破皇家海軍封鎖進入大西洋,並在31號和皇家海軍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及“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爆發激烈戰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