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180 一觸即發(3/4)

作者:鯰魚頭字數:9182更新時間:2022-01-16 07:25:18

    第五師團作為日本為數不多地裝甲師團,裝備的坦克隻有200輛,其中噸位最大的是97中型坦克,戰鬥全重15噸,乘員四人。

    15噸即便在英國,也隻能算是輕型坦克。

    英國在得到南部非洲援助之後,將部分馬蒂爾達1型坦克送到遠東參戰,這種坦克的戰鬥全重隻有11噸,乘員兩人,主要武器是一挺12.7毫米機槍。

    12.7毫米機槍還是在來到遠東之後才更換的,以前1型坦克裝備的是一挺7.7毫米口徑機槍,火力更弱。

    英國不是沒有更強的坦克,“瑪蒂爾達”2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26.9噸,乘員4人,車長5.61米,車寬2.56米,車高2.44米,比起1型要大很多,而且還裝備了一門40毫米口徑坦克炮,按照英國標準已經是中型坦克。

    1型坦克別說英國人,就連日本人都看不上。

    所以剛剛從帝國陸軍大學畢業的三浦一郎就對攻破所謂的“小馬其諾防線”很有信心。

    看著對麵的1型坦克,三浦一郎冷笑不止。

    強大的大英帝國,也已經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了,勝利指日可待。

    對於日軍來說,英印部隊不值一提,真正值得重視的是南部非洲軍隊。

    “所以我們短期內的目標是馬來亞和菲律賓,盡可能降低和南部非洲軍隊正麵作戰的幾率。”同為帝國陸軍大學畢業,不過比三浦一郎早一年服役的宮本圭更謹慎一些。

    “南部非洲人也沒什麽可怕的,他們的軍隊太奢侈,一群少爺兵而已,根本沒有做好麵對困難的準備,恐怕我們的士兵挺著刺刀還沒有衝到南部非洲軍隊的陣地上,南部非洲人就一哄而散了——”三浦一郎被日本國內的宣傳洗了腦,看不起南部非洲軍隊。

    戰爭爆發後,各國都加強國內宣傳,對敵人肯定是各種醜化詆毀,日本國內也一樣,宣傳的重點放在南部非洲和美國上。

    誰都知道南部非洲和美國的工業實力夠強大。

    日本的工業基礎薄弱,所以就把宣傳的重點放在精神上,連《泰晤士報》都承認日本陸軍的實力,日本國內的報紙就不用說了,各種誇大其詞的溢美。

    有一點要說明,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雖然在戰場上一帆風順,不過日本國內的平民生活並沒有太大改善,日本曆次戰爭獲得的賠款,都用在發展軍事上,鮮少投入到民生領域。

    所以對於日本人來說,加入軍隊後至少肚子能吃飽,隔三差五還能吃頓肉,確實是一個美差。

    對於南部非洲人和美國人來說,參軍絕對是災難。

    美國先不說,南部非洲早就實現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本土各種先進發達生活便利,被報紙吹的跟天堂一樣,所以在日本媒體的報道中,南部非洲軍人的戰鬥意誌,會成為南部非洲軍隊最大的短板。

    這種宣傳策略也是為了激發日本軍人的戰鬥意誌。

    想過上南部非洲人那樣的生活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