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225 摸著南部非洲過河(3/4)

作者:鯰魚頭字數:8816更新時間:2022-03-05 08:01:33

    參與進攻古晉的東印度軍隊一共三個師,總兵力大概五萬人左右,不算輕型火炮,重型火炮加起來就有數百門,足夠把古晉轟平。

    黃俊英將三個師的重型火炮集中使用,對古晉進行無差別炮擊。

    古晉城市其實沒多大,五萬多人要是一起上,兵力甚至都無法展開,數百門重型火炮齊射還是很壯觀的,隻用了半個小時,就將小半個古晉徹底摧毀。

    這時候東印度部隊才向古晉發起進攻。

    進攻還是以“雲豹”坦克為先導,步兵伴隨坦克發動進攻。

    現在伴隨坦克進攻的步兵,要和坦克手聯係已經不需要拍炮塔了,“雲豹”坦克上安裝了電話,伴隨坦克進攻的步兵,可以使用電話和坦克手進行聯係。

    水陸兩棲坦克上也有電話,布拉德利看著南部非洲海軍陸戰隊裝備的水陸兩棲坦克兩眼發亮。

    美國人是摸著南部非洲過河嘛,也有海軍陸戰隊這個編製,不過武器裝備明顯比南部非洲海軍陸戰隊差很多。

    水陸兩棲坦克的結構並不複雜,以美國的工業實力,要製造水陸兩棲坦克很輕鬆,美軍今年開始批量生產裝備部隊的“謝爾曼”,就是“豹”式坦克的山寨型。

    西班牙內戰爆發前,美國陸軍裝備的主力坦克還是M2輕型坦克。

    M2輕型坦克其實就是維克斯坦克的改進型,這種坦克隻能坐兩個人,武器僅僅是一挺12.7毫米機槍,戰鬥全重11.6噸,綜合性能跟上一次世界大戰早期服役的坦克差不多。

    西班牙內戰爆發後,美國人意識到M2輕型坦克已經嚴重落後,於是將M2輕型坦克升級為中型坦克。

    名義上是中型,實際上改進後的M2戰鬥全重隻有18.7噸,主武器是一門37毫米坦克炮,副武器是7挺M1919機槍。

    美國人把機槍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M2上最多可以安裝9挺機槍,美國人的思路是拿M2當機槍碉堡用。

    西班牙內戰是武器裝備發展的分水嶺,內戰爆發前德國還是一號坦克打天下呢,內戰結束的時候已經發展到四號。

    美國人本以為改進後的M2,已經追上歐洲國家的坦克水平。

    讓美國人措手不及的是,M2剛生產了兩百多輛,德國就開始生產二號,這時候美國陸軍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熟悉M2的性能,M2又再次落後。

    再次落後還能怎麽辦呢,繼續改進吧。

    這時候美國人發現,M2已經沒有了升級的空間,於是美國人開始研發M3。

    M3的性能比M2好很多,27.22噸的全重,保證M3有更好的防護力,坦克炮也升級為75毫米,機動性也不錯。

    缺點當然也有,M3除了75毫米主炮之外繼續使用37毫米炮,機槍的數量減少到兩挺,這樣M3就需要六個人才能操縱。

    M3內部空間很小,塞進去六個人,擁擠程度堪比沙丁魚罐頭。

    僅僅這樣美國人還能忍。

    問題是美國人生產出M3之後,德國人已經開始生產三號坦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