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586 學霸見學神(3/4)

作者:鯰魚頭字數:8110更新時間:2023-05-11 13:22:03

    其實也差不多。

    南部非洲素來以環境優美著稱,洛城在這方麵尤其嚴格,跟努力打造旅遊城市的比勒陀利亞一樣,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

    就這麽說吧,為了保護空氣質量,洛城甚至不允許使用大排量汽車,警察上街巡邏用的都是電動車。

    別懷疑,電動車在南部非洲真不稀罕,尼亞薩蘭警察使用的車輛,超過百分之六十都是電動汽車。

    這也不是南部非洲特立獨行。

    早在1900年,美國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占到全部汽車的百分之三十八,當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同樣達到百分之二十八。

    特斯拉可是玩電的老祖宗,1899年人就開始研究人造閃電了,而且還是可控的。

    所以在南部非洲,電動汽車的性能也是很先進的,雖然不如燃油汽車方便,勝在清潔環保。

    特斯拉居住的農場位於一個風景優美的山穀內,有河有湖有森林,天然氧吧那種,空氣不說過濾,也差不多。

    “我的傷還沒好,不能工作。”馮·布勞恩也想拜訪羅伯特·葛達德,可惜找不到人。

    和已經歸隱田園的特斯拉不同,羅伯特·葛達德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人,七十多歲的人了,依然奮鬥在實驗室裏。

    現在又是火箭研發的關鍵時期,羅伯特·葛達德估計早就把被褥搬到實驗室了,馮·布勞恩根本不知道羅伯特·葛達德的實驗室在哪兒。

    這也正常。

    南部非洲火箭由於技術過於先進不便展示,實驗室的位置肯定是嚴格保密的,馮·布勞恩就算想拜訪羅伯特·葛達德,也得先通過南部非洲國防部的考核。

    在德國,馮·布勞恩是無可爭議的科技帶頭人。

    在南部非洲嘛——

    南部非洲的科技帶頭人隻有特斯拉和羅伯特·葛達德,迪賽爾算半個。

    羅伯特·葛達德團隊,匯聚了南部非洲最優秀的人才,得到的支持力度,跟特斯拉相比一點也不少,馮·布勞恩關於火箭的知識儲備,放在羅伯特·葛達德的團隊裏,還真沒到不可或缺的程度。

    科研這東西,除了有天分之外,還得有實力,得有足夠多的資源,才能撐得起科研項目。

    要說德國給馮·布勞恩的支持力度也不小,隻要在能力承受範圍內,基本上要什麽給什麽。

    關鍵就是“能力範圍”。

    德國無論是資源,還是資金實力,又或者人才儲備,跟南部非洲相比,都有明顯差距。

    羅伯特·葛達德當年到南部非洲的時候,資金根本不設上限,要多少有多少。

    要人的話,羅克直接把南部非洲各大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名單拿來,讓羅伯特·葛達德隨意挑選。

    德國能給馮·布勞恩這種程度的支持力度?

    不可能的,給不了,也給不起。

    所以現在馮·布勞恩還沒資格見羅伯特·葛達德,所謂“有傷在身不能工作”,隻是托辭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