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光複龍陵 (下)(2/2)

作者:姚皖閩字數:4878更新時間:2021-03-25 02:15:01

    龍陵爭奪戰是滇西反攻中耗時最長,戰事最複雜的一仗,從1944年6月5日至11月3,打了近5個月,衛立煌不僅全部投入了中國遠征軍第11集團軍3個軍7個師和1個遊擊縱隊,以後又陸續投入第5軍、第8軍,前後共投入了11個師的兵力,這在滇西反攻戰中,是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役。

    龍陵一仗共殲滅日軍10364人,俘虜266人,繳獲各種口徑火炮16門,輕重機槍164挺,步槍1777支,及其他戰利品。這也是殲滅日軍最多的一仗。

    當然,這也是滇西反攻中傷亡最大的一仗。第11集團軍在戰鬥中傷亡官兵28384人,兵力損失比例竟達1:2.74,戰鬥中常常是一個團上陣,戰鬥結束後僅餘幾個或十幾人。榮譽第1師第2團第1營,龍陵戰鬥打響時有500餘人,幾場戰鬥下來,隻餘30多人......在南天門、張金山一戰中新39師幾乎全部傷亡。“戰神”洪行師長也在南天門赴龍陵路上遭遇車禍,將星隕落,成為滇西反攻遠征軍中倒下的又一位將軍。

    大軍的後麵是人民。沒有人民的支持,龍陵一戰難言勝利。

    龍陵山多,道路崎嶇,天雨路滑,公路不通,反攻之初,一切後勤全仗人力馱馬,路途艱辛更加難以言語來表達。由於公路不通,部隊的給養也全靠當地人民節衣縮食,哪怕是一袋蕎麥、地瓜,也是當地人民吃糠咽菜省下來的。

    如果說第20集團軍在北有騰衝抗日政 府的支持,那麽軍民合作站就是第11集團軍在南的創舉了。龍陵一戰,軍民全作站建立大功。龍陵貧困、人口稀少,隻有強行按二丁抽一,三丁抽二,戶戶攤派,抽調民工。運彈藥、送軍糧、築機場、修公路、挖工事,幾乎家家出力,僅一個小小的龍陵縣就派出民哨7380多人,民夫11.47萬個,騾馬11.67萬匹次,好一個全民抗日!而民工在前線隨軍行動,危險隨時都會發生,為了支援戰爭,僅龍陵一縣就有近170名民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5個月的血戰,鮮血染紅了怒江兩岸的木棉花,炮火耕犁過的大山裸露著一片血色,山山嶺嶺都塗著猩紅。站在龍陵的山頭,目擊這滿目血色,李根源先生悲痛地揮毫題詞:

    半載苦經拉鋸戰,

    去來衝殺幾千回。

    死而複活有今日,

    多少國軍血換來。

    為了紀念龍陵一戰犧牲的勇士,一個最鋪張的祭奠儀式在龍陵郊外舉行。

    初春,龍陵的百姓在焦土戰場上,高壇設祀,“追悼五族烈士 ,普度各界英雄”。水陸大會上擠滿了四鄉百姓,一律的素服,素束,素花,讓這戰火熏黑的山頭披上的白紗。

    鍾磬在四山回蕩,紙錢如雪花飛繞。悲痛的唱悼聲直催淚下:“軍旅、民工,五族九種,為抗擊倭寇,或揮戈擲彈,或據壘守峰,或肩挑糧彈或背負傷工......各秉其誠,為國爭榮。炮炸轟轟無忌避,彈雨紛飛不顧生,烽火漫漫,肉搏紛紛......血濺疆場,殺身成仁......”

    跳神者滿場舞動,那抖動著的雙臂,就像在護送一位位魂靈去天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諸君為國家民族捐軀,義氣長存.......”??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