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子張揚又泄氣(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11470更新時間:2019-03-21 07:57:05

    對於王弘誨堅決讓自己參加武舉考試,李秘也感到非常的疑惑和驚詫,可經過了王弘誨的解釋,李秘總算是明白王弘誨的良苦用心了。

    古時人分三六九等,便如後世阿三的種姓製度那般,雖然沒有那麽過分,但也大同異。

    許是受到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許多人都認為,捕快是非常拉風的一個職業,尤其是甚麽《四大名捕》之類的,更是讓人對當捕快產生了一種誤解。

    其實捕快是衙役的一種,是三班衙役之中的快班衙役,這衙役到本質,就是縣衙的臨時工,而且還是最低賤的臨時工。

    這種低賤到甚麽樣的程度呢?

    這麽吧,古代的百姓需要繳稅之外,還要服徭役,也就是免費給朝廷幹活,這衙役便是其中一種義務。

    也就是,衙役可以是老百姓來做,目不識丁的或者街上的混混,都有可能成為衙役。

    不過適才也了,衙役分成幾種,捕快自然也有區別,有些隻是給人跑跑腿,收收糧,押送一些人犯,拎根棍子四處巡邏,或者維持一下治安甚麽的。

    若是輔助縣官查案的捕快,招收標準就要高一些,識字不識字還在其次,必須身體健康,手腳敏捷,頭腦靈活,人也要聰明,否則案子拖著,屁股都能被打爛。

    簡定雍先前沒讓李秘當捕快,考量的就是後頭那個標準,招收李秘就是看中了他的破案能力。

    但無論如何,捕快都是衙役,衙役屬於賤役,當衙役的自然就是賤民了。

    賤民是社會最底層,也沒甚麽卵人權可言,當了賤民之後,子孫三代過後才回歸清白身份,三代以內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捕快也不能捐官,便是有錢,也買不到出身。

    經過了王弘誨這種官場老人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之後,李秘才意識到,出身二字,對於大明人而言,擁有著多麽沉重的分量,自己的捕快身份,便如同一道枷鎖,隻要他一不掙脫,便永遠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

    試問誰會將關乎朝堂安穩的大案要案,交給一個賤民出身的捕快?

    王弘誨見得李秘陷入沉思,也知道李秘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又趁熱打鐵朝李秘建議道。

    “你是吳惟忠的弟子,可以享受他的恩蔭,若他出麵舉薦,你必定能夠脫胎換骨,隻是這老兒估摸著不太可能做這樣的事情,所以老夫才建議你參加武舉。”

    “本官也聽了,今番張府尹讓你協助籌備蘇州之行,是因為你在今次的剿匪行動當中,起了些作用,你若參加武舉,別人也不出個壞處來,本官在幫你行走活絡,一個武舉人的身份,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

    王弘誨到此處,也已經算是坦誠相待,甚至可以是仁至義盡,因為即便沒有羅儒望入京這茬事,以他的聲望,提升到一部尚書,也是遲早的事情。

    便是一旁的張孫繩,都替李秘心急,也接著話頭勸解道:“李秘,能得王宗伯如此提拔,也是你前世修來的福氣了,當了武舉人之後,有了正經出身,你想繼續幹刑名司獄的勾當,也是可以的,這等賜良機,真真是羨煞旁人,你若白費了王宗伯這番苦心,那可真是讓人咬牙切齒了。”

    李秘早先被呂坤與老嫗的對話所觸動,對自己的未來早已有了堅定的信心,為了達成這個理想,他也已經不再拘泥於形式,如今沉思了一會兒,也就想明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