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六章 武昌邊境黑營地(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11618更新時間:2019-03-21 07:57:37

    漫長的十一月總算是過去了,十二月初一,恰遇歲破、四離大凶大煞值日,值年太歲、流年飛星盡皆不平,乃諸事不宜的大凶之日,然而獻銀的隊伍還是從武昌城出發,前往京師。

    朱華篪率領王府衛隊數十人,加上順道返程的十幾個北方士子、京師留守百戶王守仁以及司禮監太監等一眾,又有地方官兵防守,車隊也是浩浩蕩蕩,速度自是快不起來。

    氣也不見得好,整日裏陰雲低沉,卻又冷得要命,冷風夾著細雨,刮在臉上就如一根根銀針迎麵而入一般。

    路上泥濘,車夫們隻能穿著防滑的草鞋,渾身蒸騰著汗水熱氣,如牛馬牲口一般,艱難地拖著銀車,以及大人物們乘坐的轎車。

    轎車的軲轆雖然很大很高,又特意加裝了防震的設計,然則仍舊是顛簸得緊,人在車廂裏頭,就像在翻滾的洗衣桶裏一般。

    李秘沒有那麽嬌貴,他與熊廷弼以及趙廣陵等人,都騎馬隨行,護衛左右,也是足夠心謹慎。

    至於鄭多福和秋冬等人,自然是縮在轎車裏頭,膝上蓋著溫暖的毯子,微微閉目打著瞌睡。

    一路上騾馬的響鼻和嘶叫,車夫們吆喝著的號子,衛士們時不時大聲指點路線,非但沒有讓人感覺很熱鬧,反而將周遭襯托得更加安靜,仿佛這條路並非通向京城,而是通向陰曹地府!

    因為走的是官道,到了中午時分,已經出了武昌,回頭已經再也見不到城池,兩邊的農田也漸漸少了,都是一些丘陵和密林,丘陵上有些零散的茶樹,卻不見人煙。

    偶爾有背著柴火的樵夫路過,有些麻木又有些驚愕地看著隊伍的旗幟,而後噗通跪倒在道旁,惹得王府的衛士們一臉的嘲笑。

    這些王府衛兵也是足夠自信,一路上還騎馬出去打獵,倒是王府雇傭的鏢師沉熟穩重,鏢頭時不時過來,謙卑地給朱華篪提些建議。

    王府衛兵自是看不起這些鏢師,認為這些鏢師不過是帶路而已,卻把自己當成大頭蒜,所以時常嘲諷這些鏢師。

    鏢師們不得帶弓弩,隻能帶刀,而且刀不能是軍用的長刀和雁翎刀,隻是民間的環首刀或者幹脆就是大砍刀,而且每柄刀都有編號,需要在官府記錄在冊,帶著官府派發的票子。

    鏢師們也不能著甲,看起來也是寒磣,鮮衣怒馬的王府衛士們自是看不上這些鏢師。

    祖大壽等武舉士子都是將門虎子,此時也是帶上自己的兵刃衣甲,比那些王府衛士還要威風凜凜。

    倒是熊廷弼和趙廣陵,時常與這些鏢師交談,南海北各種行腳趣事都打聽,還將楚王賜予的酒食拿出來與他們分享。

    趙廣陵雖然是高貴門閥子弟,但卻沒任何架子,他的顏值比武力值還要高,人總是有這樣的心理,喜歡接近美的東西,所以鏢師們對趙廣陵也是非常親近。

    而熊廷弼雖然沉默寡言,但其實是個豪邁直爽的性子,與這些鏢師們也打成一片,至於索長生,簡直就是回了家一般,沒半功夫,這些個鏢師便哥哥弟弟叫喚不住,與索長生簡直就成了過命交情一般。

    李秘倒也想結交這些鏢師,畢竟他們的行腳經驗是非常老道的,是很珍貴的一筆財富。

    通過交談,李秘對鏢師們也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他們可不是影視劇上打打殺殺的人物。

    雖然也有過刀劍相拚的時候,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是早早在前方探路,各大鏢局在武林上都有些名氣,沿途賊匪也願意給這個麵子,隻要你交了過路費,通常不會跟你拚命,也不會劫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