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典音樂的希望之燈(1/2)

作者:祈求者哀鳴字數:6094更新時間:2019-03-21 19:19:06

    格裏芬不得已停下了樂團的演奏練習匆匆趕回家裏麵,將自己關在一間擁有隔音功能的房間裏麵,這是他每次麵臨重要的表演才會用到的場所,絕對的安靜能讓他思路保持清晰,他所想的一切音符都會在他耳邊回響。

    夜色漫長,從來沒有過的漫長,噢~或許這隻是因為格裏芬從未熬過夜罷了。

    音樂家是受人尊敬的職業,正是如此他才會從希望成為一位音樂家,他的賦很不錯,少年時候就被一位知名音樂家看上收為學徒,直到二十歲他才正式加入樂團並開始嶄露頭角,到現在已經有了四十多年頭。

    年少的激情早就被遺忘,縱然他現在是巴倫王國最負盛名的那一批音樂家,他至今難以對所謂音樂難明真理。從他有了這個想法開始,他就知道這差不多是他個人音樂水平的極限,他無法想象出那些能表達出激烈情緒的音符,一切如常,音樂在他或者在大部分眼裏都是死物。

    他的老師告訴過他一句話“音樂領域隻有兩種人,第一種就是音樂家,第二種是聽眾,音樂家的才華與職責就是發揮於消除兩者的隔閡之間。”

    格裏芬對這句話曾有很深的疑惑,聽眾怎麽可能成為富有高深音樂修養的音樂家?直到許久以後他才明白自己老師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格裏芬有四十多年的音樂修養,他可以輕易分辨出一首交響樂裏麵的任何一個音符,可以從數十人組成的交響樂團演奏中聽出哪一位樂手演奏出現了偏差,哪怕是一絲絲的走調。熟練到這種程度,他已經可以單憑觀看樂譜在內心模擬演奏一遍。

    現在,出現了的意外。

    哈維交給他的這些樂譜中,音符的構成相當複雜,每一個音調之間的組合都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每看一次他又會推翻前一個設想。

    “第九交響曲,共有四個樂章,樂器要求竟然如此之多,第四樂章還有大合唱,這樣的規格要求比在諾頓皇家音樂廳演奏條件更加苛刻,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到底是什麽人!”格裏芬凝視樂譜發出不可思議的低語,所有樂譜裏麵唯獨《第九交響曲》最令他震撼,憑借的多年養成的模糊音感亦無法在腦海模仿一絲一毫,仿佛就是為了告訴他,他與真正音樂巔峰的差距。

    格裏芬對自己冥冥中產生的感覺頗為不可思議,他可是巴倫王國最具有名氣的音樂家之一,竟然會對來路不明的樂譜產生自愧不如的羞恥。

    他的感覺總歸沒錯,《第九交響曲》又名《合奏交響曲》,聽上去名氣似乎比《第五交響曲》也就是《命運交響曲》更低,實則《第九交響曲》被認為是貝多芬在音樂領域的最高成就,也是他完全耳聾之後創作出來的作品,在第四樂章的合奏項目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曲目《歡樂頌》,被譽為人類曆史長河中永遠不滅的希望,和平之燈,代表著古典音樂的巔峰。

    格裏芬徹夜不眠的分析,整理樂譜,準備交給他的樂團嚐試演奏,證實令他無法置信的猜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