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章 社會我術哥(2/3)

作者:水紅西三字數:11378更新時間:2019-03-24 19:25:52

    爺爺總是看得長遠些,提前熟悉的確有必要,自己大一下學期考得駕照,從拿到駕照後基本沒摸過車……至於什麽談婚論嫁,周一生才不接茬呢。

    “對了,我今和同事吃飯去了趙叔那兒,趙叔明晚上來家裏看您。”

    “嗯。”爺爺點了點頭,沒多餘表態。

    對趙叔兩口子的事兒,爺爺早就已習以為常了。

    聽到周一生的話,也僅僅是微微擺了擺下巴,神情流露幾分惋惜。

    實話。

    偏方不偏方的暫且不論,趙阿姨這麽大的歲數,妥妥的高齡產婦,即便懷孕了也是高風險,而事情過去這麽多年兩人也沒懷上,已經足以明問題了。

    爺爺在偏方這件事兒上絕不會鬆口,畢竟他已經告知偏方的來曆……

    宮廷偏方,不是什麽好東西。

    事實上,所有‘內服偏方’都有極大的危險性。

    這麽吧。

    古語其實是很考究的,所謂‘偏’,便是旁門左道,中醫其實也分派別,在正經中醫體係裏是看不起偏方的。

    要知道一個概念,偏方不等同於秘方。

    偏方前綴,應該加上‘民間’二字。

    古時貧瘠,民間窮苦百姓看病就醫是非常難的事情,那能怎麽辦?自己尋覓草藥進行搭配,不具備‘實驗性’,完全是胡來。

    從幾種草藥組合中找出一個效果最好的,就拿出來用了,完全不考慮藥性藥理與副作用。

    久而久之,應運而生了一種職業,‘江湖郎中’。

    用藥便宜,藥效不能保證,但這的確是貧民的福音,至於為此付出多少條生命,這個數字是可怕的,也是不得而知得。

    而所謂的秘方,那真是醫學世家經過幾代人的藥理推敲,研製出來的。

    一個方子可能用了幾代人的心思去改良,避免副作用,提升藥效,因為花了很大的心思,所以極為寶貴,放在當今社會,可以用一個概念去概括——

    知識產權。

    所以,並不是某些中醫吝嗇,因為秘方丟出去,幾代人的辛苦,很可能給別人做了嫁衣,用以商業化運作,反過頭來很可能倒打一耙,把自己的東西奪走。

    有個例子是眾所周知的。

    滇南白藥。

    此藥自打問世以來,就被奉為外傷聖藥,更在醫療匱乏的年代裏,救治過無數人的性命。

    自民國時期出產,銷量暴增,更是在東南亞火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