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0、春的氣息(2/3)

作者:北冥蝦米字數:6032更新時間:2019-06-08 17:09:14

    隻有她弟弟張鵬在。

    這個季節海鮮不太多,主要是各種貝類。

    像花蜆子、海蠣子、海虹之類。

    尤其海虹比較多。

    海虹這玩意比鮑魚更風騷。

    隻不過它包在殼裏,不太引人注意。

    內地人要是第一次吃海虹的時候,保管能嚇一跳。

    因為海虹肉太像某種東西了,連細節都具備。

    這玩意在渤海灣一帶產量極其豐富,海邊的漁民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堆著海虹殼,甚至用來墊路。

    就像海南的香蕉一樣,這玩意經常積壓下來,男女老幼就組織起來把海虹煮熟了肉扒出來,曬幹了賣。

    新鮮的當然才更吃。

    什麽調料都不用放,煮熟了直接當菜吃。

    頂多用大蒜和醋拌一拌。

    80年代初以前,海虹極其便宜,一斤隻要一兩分錢。

    眼下貴了點,也不過兩三毛。

    陳凡裝模作樣在市場裏轉了轉,好一會兒也沒見張藍回來,隻好硬著頭皮走到攤位前。

    張鵬老遠看見了,不停地點頭,用眼神打招呼,指一指自己身旁的幾個大盆,似乎在問“你想買什麽?”

    大盆裏裝著海蠣子、蜆子之類東西。

    海虹則堆在櫃台旁邊的地上,像座山一樣。

    陳凡比劃著打聽價格。

    張鵬驚喜萬分:“你也是聾啞人?”

    “哈哈,”陳凡笑了,“我隻是比較精通手語。”

    當下,除了各種貝類,還有一種最新上市的魚,就是麵條魚。

    這麵條魚隻比牙簽大點,通體銀白色。

    雖然個頭兒太,但也很好吃。

    當地人一是用來煮湯下麵條,二是用來做土豆餅,就是用麵粉將土豆絲跟麵條魚和成餅,烙了吃。

    陳凡買了一大網兜海虹,又買了幾斤麵條魚,但並沒急著離開,而是繼續跟張鵬比劃閑聊。

    “你怎麽不念書?”

    陳凡明知故問。

    “我們聾啞人隻上學。”

    其實,當下的聾啞人的學校也不上是學還是中學,主要是學課程,也上一點中學的內容。

    聾啞人上學都比較晚。

    早的也得八九歲,晚的都十五六歲了。

    所以,學校裏麵都參差不齊。

    有的還是拖著大鼻涕的孩子,有的已經胡子拉碴了。

    “你還挺能幹的,聾啞人也能做買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