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章君臣奏對(2/3)

作者:拙眼字數:10090更新時間:2019-03-26 22:30:51

    東魏也就是後來的北齊自成立那一就有一個致命傷。那些南遷的六鎮軍戶認為北魏之所以滅亡都是因為聽信了漢人那一套,而且將長久以來在政治上受到的不公轉化為對中原士人的憤恨,因此固守鮮卑舊俗,蔑視中原文化。再加上這些勳貴坐倚擁立之功,所以對百姓“聚斂無厭,**不已”,鮮卑人常常將劫掠漢人當作是經地義。

    對於中原漢族百姓士人,勳貴們時不時還放出“一錢漢,隨之死”‘“狗漢大不可耐,唯須殺卻”等言辭。可以是完全蔑視漢人,對於漢人那治國安邦的一套根本不以為然。

    對於這些現象,執掌東魏政權的高歡都看在眼裏。高歡本是漢人,由於累世在六鎮之一的懷朔鎮居住,因此自潛移默化的就將自己作為鮮卑人看待。不管是在行政時還是行軍打仗時,骨子裏崇尚的都是鮮卑人那一套。

    在六鎮勳貴與中原士大夫衝突時,這位被追尊為神武皇帝的老兄做法就有些不靠譜了。為什麽呢?因為他在處理兩族矛盾的時候喜歡兩邊抹稀泥。

    比如高歡麵對鮮卑人:“漢族百姓是你的家人,男人為你耕種,女人為你織布,你吃的用的穿的全都是人家供養你的,你幹嘛還去欺負人家呢?”轉過頭又對漢人:“鮮卑人是你的好朋友,他不過拿了你一些糧食一些布,可是人家替你擋住了敵人呀,你為什麽還要仇視他們呢?”可是事實證明高歡還是過於真了,六鎮勳貴肆虐所造成的嚴重社會矛盾豈能被這種“語言藝術”消於無形?

    高歡也不是沒有做過實質性的努力。勳貴尉景貪得無厭,壓榨百姓,高歡這種本來打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告誡尉景:“你可以收收手啦,別那麽貪心。”尉景毫無懼色,大大咧咧地答道:“我跟你比誰貪的多呢?我不過從凡人上剝取錢財,你是從子身上取啊!”高歡自己挾子令下是事實,但是勳貴麵對指責,竟敢放此厥詞,高歡也無可奈何。沒辦法,誰讓他還要靠人家打仗呢?

    高歡之所以無法下決心懲貪,其根本與他起家倚賴六鎮流民之力有關。而且高歡也沒有朱元璋打擊勳貴,剛猛懲貪的魄力與手腕,沒有李世民對華夷一視同仁,使胡越成一家的胸襟抱負。如此就導致了北齊之後發展的局限性。

    麵對不法勳貴,高歡更多時是縱容。

    有一次,士人杜弼鼓起勇氣,請求高歡除去內賊。高歡問內賊是什麽人,杜弼:“諸勳貴掠奪萬民者皆是。”高歡聽罷,命令鮮卑武人全副武裝分兩列站好,又令杜弼從中穿行。這幾步路讓杜弼走得魂飛魄散。高歡得意地,他們沒有舞刀弄劍,都把你杜弼嚇得魂飛喪膽,他們都是在戰場上百死一生的人,即使他們貪鄙,但是在戰陣上所作的貢獻大,對他們網開一麵也不是什麽難以做到的事情。

    史稱杜弼大恐,“頓顙謝罪”。

    應該這番心裏話透露出高歡的苦衷。但白了,高歡的邏輯無非是在非常時期不怕民心亂,隻怕軍心亂。可自古以來是得民心者得下,豈有依仗武力,縱容墨吏而能長治久安呢?

    這不是丟了西瓜撿芝麻嗎?實在令人費解,為人深沉穩重的高歡為何會如此欠缺考慮?這個不得而知,也許是他想要打敗北周之後再行動手吧,可惜他沒有等到那一就去世了,他的兒子高澄接過了大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